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麝香丸

大麝香丸

《深师方》引华佗方(见《外台》卷二十):大麝香丸

药方名称大麝香丸

处方麝香3铢(研),雄黄6铢(研),甘遂12铢(熬),芫花12铢(熬)。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水病。三焦决漏,水在胁外,腹独肿大,水在腹里。

用法用量每服2丸,酒送下,1日3次。可至4丸。

注意节饮食,禁肥肉、生菜。

摘录《深师方》引华佗方(见《外台》卷二十)

《外台》卷十三引《近效方》:大麝香丸

药方名称大麝香丸

处方麝香1分,牛黄1分,藜芦(炙)1分,朱砂1分,蜀当归1分,茯苓1分,桔梗1分,鬼箭羽1分,金牙1分,乌头(炮)1分,桂心1分,吴茱萸1分,贯众1分,丹参1分,蜈蚣(去足,炙)2分,干姜2分,人参2分,虎骨2分,鬼臼半分,芍药1分半,雄黄1分半,巴豆20枚(去心皮,熬),蜥蜴半枚(炙)。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年心痛,尸注蛊毒,症癖气乘心,两肋下有块,温瘴毒气,精魅邪气,或悲或哭,蛇蝎蜂等所螫。

用法用量以饮下3丸。至辰时下利。若不利,热饮投之,即利,2-3行后,饮冷醋止之,即定。然后煮葱食之,勿食冷水。明日依前服之,永愈。蛇蝎蜂螫,取1丸研破,和醋涂之。

注意忌热面、生菜、柿子、梨、狸肉、生血物、猪肉、生葱、芦笋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近效方》

《千金》卷十二:大麝香丸

药方名称大麝香丸

处方麝香3分,牛黄2分,附子2分,鬼臼2分,真珠2分,莽草2分,犀角2分,矾石2分,细辛2分,桂心2分,獭肝2分,藜芦2分,蜈蚣1枚,蜥蜴1枚,丹砂2两,雄黄1两,巴豆50枚,杏仁50枚,地胆7枚,元青7枚,亭长7枚,斑蝥7枚,礜石8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鬼疰、飞尸诸病。

用法用量《千金翼》有大黄,无莽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玉壳丸中加入斑蝥地胆芫青、亭长、蜈蚣蜥蜴獭肝以攻毒邪,犀角牛黄麝香、真珠以和药毒,杏仁细辛莽草、桂心、矾石、鬼臼以佐玉壶丸中六味,并毒虫野兽之药,共襄厥功。

摘录《千金》卷十二

猜你喜欢

  • 鹿茸汤

    《魏氏家藏方》卷四:鹿茸汤药方名称鹿茸汤处方鹿茸1两(爁去毛,炙),川芎半两,肉苁蓉(酒浸,去皮)半两,当归(去芦,浸)半两,生干地黄(洗)半两,白芍药半两,白术半两(炒),五味子3钱(去皮)。制法上

  • 如意酒

    药方名称如意酒处方如意草(新鲜肥大者)50g 白酒70ml炮制将如意草捣烂,滚酒冲入,少顷挤汁。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痈疽,疮毒。摘录《潘佩侯方》

  • 二陈一连汤

    药方名称二陈一连汤处方陈皮、半夏、白茯苓、黄连(酒炒)、竹茹。功能主治痘疮起发,饮食而呕,属热症者。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 驱风上清散

    药方名称驱风上清散处方酒黄芩6克白芷4.5克羌活防风柴胡梢各3克川芎3.6克荆芥2.4克甘草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散风清热。治风热上攻,眉棱骨痛。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煎取32

  • 豆蔻煮散

    《杨氏家藏方》卷六:豆蔻煮散药方名称豆蔻煮散处方草豆蔻仁1两,白术1两,白茯苓(去皮)1两,高良姜2两(炒),白豆蔻仁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甘草(炙)半两,丁香1分,陈橘皮(去白)1分,木香1分。

  • 银花解毒汤

    药方名称银花解毒汤处方金银花地丁犀角赤苓连翘丹皮 川连夏枯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治风火湿热所致的痈疽疔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疡科心得集》卷上

  • 家秘截疟饮

    药方名称家秘截疟饮处方羌活、柴胡、升麻、半夏、厚朴、槟榔、青皮、枳壳、木通、楂肉。功能主治伤寒似疟。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 蔓荆实散

    《圣济总录》卷十一:蔓荆实散药方名称蔓荆实散处方蔓荆实2两,何首乌2两,羌活(去芦头)1两,威灵仙(去土)1两,荆芥穗1两,防风(去叉)1两,苦参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风瘙瘾疹,手足麻木。用法用量

  • 拔萃丹

    药方名称拔萃丹处方生铅1两,水银1两,火消1两,白矾1两,青盐1两。制法同研至水银星不见为度,入阳城罐内,铁盏盖定,以铁梁铁线扎紧,盐泥固济,先文后武火,升3炷香,冷定开看,盏内升药刮下,研细,加冰片

  • 蛤粉膏

    药方名称蛤粉膏处方蛤粉5钱,轻粉2钱半,青黛1钱半,川黄柏2钱半,石膏(煅)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用芝麻油50或120毫升混合调匀,贮存备用。功能主治酒渣鼻。用法用量临用时,先以温热水洗脸,将药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