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桂汤

姜桂汤

万病回春》卷五: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肉桂良姜各2克枳壳(去瓤,麸炒)陈皮砂仁厚朴(姜汁炒)吴茱萸(炒)各3克香附4.5克木香1.5克(另研入服)甘草0.6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寒性腹痛。绵绵而痛,喜温喜按,苔白,脉沉迟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痛不止,加延胡索茴香乳香;寒极手足冷,加附子,去茱萸、良姜;泄泻,去枳壳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朱氏集验方》卷四: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白姜(炮)半两,红豆半两,肉桂半两,丁香半两,粉草半两,缩砂仁(炒)半两,败姜(用灶心土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翻胃呕吐。

用法用量方中败姜,《普济方》引作“败酱”。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普济方》卷二一三: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官桂、甘草罂粟壳、黄柏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赤白痢,里急后重,小腹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两重,泉水煎,空心服。

赤,加黄柏;白,加干姜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三

《回春》卷五: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7分,良姜7分,官桂7分,藿香苍术(米泔制)、厚朴(姜汁炒)、陈皮甘草(炙)、木香茴香(酒炒)、枳壳(麸炒)、砂仁香附(炒)各等分。

功能主治痛甚,加乳香;手足厥冷,脉沉伏,加附子,去良姜。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磨木香服。

摘录《回春》卷五

《回春》卷五: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7分,肉桂7分,良姜7分,枳壳(去瓤,麸炒)1钱,陈皮1钱,砂仁1钱,厚朴(姜汁炒)1钱,吴茱萸(炒)1钱,香附1钱半,木香5分(另研入服),甘草2分。

功能主治寒腹痛。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痛不止,加玄胡索、茴香乳香;寒极,手足冷,加附子,去茱萸、良姜;泄泻,去枳壳

摘录《回春》卷五

《疝症积聚编》: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桂枝苍术半夏附子生姜各等分。

功能主治寒疝,心胃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疝症积聚编》

猜你喜欢

  • 荤素羹

    药方名称荤素羹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回回豆子半斤(捣碎,去皮)。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上药同熬成汤,滤净,豆粉3斤,作片粉,精羊肉切条道乞马,山药1斤,糟姜2块,瓜齑1块,乳饼1

  • 风痹散

    药方名称风痹散处方附子(炮,去皮)4两,干姜4两,白术4两,石斛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1分,天雄(炮,去皮)3分,细辛3分,踯躅3分,白蔹3分,乌头(炮,去皮)3分,石南3分,桂心3分。制法

  • 大补真阴汤

    药方名称大补真阴汤处方当归2-3钱(血虚有寒者宜多用,血虚有热者宜少用),熟地4-5钱(或再重用),甘草(炙)1-2钱,山药2钱,杜仲2钱,枸杞2钱,女贞子2钱,牛膝(酒炒)1钱,枣皮1钱半。功能主治

  • 桂矾敷方

    药方名称桂矾敷方处方桂心1分,白矾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重舌,及口中生疮、涎出。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敷舌下,日3次。摘录方出《圣惠》卷八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

  • 斑蝥通经丸

    药方名称斑蝥通经丸处方斑蝥20个(糯米炒),桃仁49个(炒),大黄(锦纹者)5钱(1方加虻虫半钱,水蛭1钱)。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经候闭塞及干血气。用法用量每服5丸,甚者10丸

  • 聚宝膏

    药方名称聚宝膏处方朱砂2两,犀角屑1分,西琥珀1分,玳瑁1分,南硼砂1钱,龙脑1钱,牛黄半钱,麝香半钱,人参3分,茯苓3分,紫河车2两,甘草(生)1两,银箔5片(研),茯神1分,珍珠1分。制法上为细末

  • 柴芩四物汤

    药方名称柴芩四物汤处方柴胡、黄芩、生地、当归、白芍药、牡丹皮。功能主治热入血室,及血虚发热。摘录《伤寒大白》卷四

  • 妙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妙香散药方名称妙香散处方麝香(别研)一钱,木香(煨)二两半,山药(姜汁炙)、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不焙)、黄蓍、远志(去心.炒),各一两;人参、桔梗、甘草(

  • 紫双丸

    药方名称紫双丸别名双丸(《类证活人书》卷二十)。处方巴豆22.5克麦门冬12.5克甘草6克甘遂2.5克朱砂2.5克 蜡12.5克蕤核仁22.5克牡蛎10克制法上八味,先以汤熟洗巴豆,研,新布绞去油。别

  • 钩虫丸

    药方名称钩虫丸处方栀子10g,黄柏10g,甘松10g,白矾10g,甘草10g,茵陈30g,茅苍术20g,青矾(煅)20g。制法上为细末,红糖为丸。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胆杀虫。主钩虫病。心悸气短,肢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