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名称罢搐煎处方丹砂(研)1分,水银1分,天南星(炮)1分,腻粉(研)1分,薄荷1分,白附子(炮)1分,干蝎(全者,炒)1分。制法上为细末,用石脑油和成煎。功能主治慢惊。用法用量每服1大豆许,薄荷汤
药方名称麻黄醇酒汤别名麻黄酒处方麻黄1把。功能主治发汗。主大汗出入水,而致黄汗,身体四肢微肿,胸满不得汗,汗出如黄柏汁。伤寒热出,表发黄疸。用法用量麻黄酒(《得效》卷三)。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
药方名称练根散处方木莲(名木馒头,收阴干)、枳实(去瓤,麸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便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妇人大全良方》卷八:加味参附汤药方名称加味参附汤别名加减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八)。处方大附子75克(炮)大人参30克制法上二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脏腑虚寒,下痢纯白,状如鱼脑,脐腹冷痛,日夜无度
药方名称石菖蒲散处方菖蒲(锉,石上者)五味子(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细辛(去苗、叶)紫菀(去苗、土)干姜(炮裂)各15克 诃黎勒(炮,去核)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30克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一丹药方名称太一丹处方天南星(炮)、乌蛇(酒炙.取肉),各三钱;天麻(去芦.酒浸一宿)、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根.节),各半两;干蝎(微炒)一钱半,白附子(
药方名称益母草膏来源为益母草经加工制成的煎膏。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甜。炮制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5(80℃
药方名称香薷饮处方香薷10克厚朴5克 白扁豆5克(或加白糖适量)制法将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功能主治解表清暑,健脾利湿。适用于夏季感冒,夹暑湿证。用
药方名称清暑饮处方青蒿露10毫升(冲)六一散9克(包)荷叶边1圈西瓜翠衣9克绿豆皮4.5克 银花露15毫升(冲)丝瓜皮6克 淡竹叶4.5克扁豆衣4.5克功能主治清解暑热。治夏令外感风热,身热汗出者。用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达原饮药方名称柴胡达原饮处方柴胡4.5克 生枳壳4.5克 川朴4.5克青皮4.5克 炙草2.1克黄芩4.5克 苦桔梗3克草果1.8克槟榔6克荷叶梗16厘米功能主治和中化湿,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