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地黄丸

当归地黄丸

《回春》卷七:当归地黄丸

药方名称当归地黄丸

处方怀熟地(酒蒸)8钱,山茱萸(酒蒸,去核)3钱,山药(蒸)3钱,泽泻(去毛)3钱,牡丹皮(去梗)3钱,白茯苓(去皮)3钱,当归(酒洗)3钱,一方加鹿茸(酥炙)4钱,牛膝(酒洗)4钱(去芦)。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小儿血气不充,故肌瘦薄,骨节呈露,如鹤之膝。

用法用量每用热水研化,食前服。仍以大南星炮去皮脐,研细末,入米醋调敷绢帛上,烘热贴之。

摘录《回春》卷七

普济方》卷三十八:当归地黄丸

药方名称当归地黄丸

处方当归1两(大者,去芦,酒浸),熟地黄(洗净,再酒浸1宿,焙干,切)2两,川芎1两,鹅卵矾2两(火煅,以盆覆地上出火毒),黄耆(蜜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肠胃气伤,下血不止,或鲜血,或黑血,日夜频频;及血气衰弱,皮肤枯燥,腰脚疼痛,荣卫不足,浑身酸痛,血气虚,肌肤瘦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盐汤送下;或温酒服亦得。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

《产育宝庆》卷下:当归地黄丸

药方名称当归地黄丸

处方当归2两,熟地黄2两,川芎2两,白芍药2两,牡丹皮1两,延胡索1两,人参半两,黄耆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平养气血。主妇人血气不和,月事不匀,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日2次。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汪箕笺:禀弱者,先天之气弱也。血生于气,气生于下,故用熟地为君,人参佐之,以生下焦之气,使阴气旺而生血也;臣以乌梅以生液,而敛血入肝。夫既生矣,敛矣,而不为流行之,则血凝而不通,故以芎、归为使。其或瘀也,以赤芍破之;其或溃也,以炒蒲黄涩之,庶乎生而不壅,止而不塞,降中有升,温之不热。细玩铢锱之多寡,便知立方之妙用。

摘录《产育宝庆》卷下

猜你喜欢

  • 儿童咳液

    药方名称儿童咳液处方紫菀75kg,百部75kg,前胡75kg,枇杷叶75kg,甘草25kg,杏仁50kg,桔梗25kg,麻黄12.5kg,大青叶75kg。制法将药材加工洗净,煮提:紫菀、百部、前胡、甘

  • 出牙齿乌头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出牙齿乌头散药方名称出牙齿乌头散处方川乌头7.5克巴豆17枚(去皮)大硼砂0.15克硇砂0.1.5克 大蜘蛛1枚(炙干)腻粉1.5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研人巴豆令匀。功能主治主

  • 蠲饮枳实丸

    药方名称蠲饮枳实丸处方枳实(麸炒,去瓤)半夏(汤洗,浸一宿,切,焙干)陈橘皮(去白)各60克黑牵牛2.50克(取头末90克,余滓不用)制法上药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逐饮消痰,导滞清膈

  • 加减三黄二香散

    药方名称加减三黄二香散处方锦纹大黄5钱,生蒲黄4钱,川黄柏3钱(共生研细末),再入原麝香3分,上梅片3分。制法上和匀为末。功能主治消散。主疫喉初起,项外漫肿。用法用量用茶清调敷;或用白蜜融化敷之亦可。

  • 铁桶膏

    药方名称铁桶膏别名铁箍散(《外科传薪集》)。处方铜绿15克 明矾12克胆矾9克五倍子(微炒)30克白及15克轻粉郁金各6克麝香0.9克制法上药研细,用陈醋250毫升,慢火煎至50毫升,后起金色黄泡为度

  • 五子丸

    药方名称五子丸处方菟丝子(酒蒸)家韭子(炒)益智子仁茴香(炒)蛇床子(去皮,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时有白浊。用法用量每服70丸,糯米饮或盐汤送下。摘录《永类

  • 枣参丸

    药方名称枣参丸处方大南枣10枚(蒸软,去皮、核)人参3克制法上药用布包,饭锅内蒸烂,捣匀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功用】补气。用法用量每次1丸,温开水送下。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卷七引《醒园录》

  • 大青膏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大青膏药方名称大青膏处方天麻(未)3克 白附子(末,生)4.5克青黛(研)3克 蝎尾(去毒,生,末)乌梢蛇肉(酒浸,焙干,取末)各3克朱砂(研)0.3克天竺黄(研)3克制法上药共

  • 黄风菊花汤

    药方名称黄风菊花汤处方防风黄连桑白皮赤茯苓瞿麦车前子栀子大黄黄芩细辛桔梗连翘功能主治治初起胬肉攀睛。用法用量上药水煎,半饥时温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土槐饮

    药方名称土槐饮处方土茯苓30克,生槐花30克,甘草9克。功能主治除湿、清热、解毒。主湿热之邪,客于皮肤。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可泡水代茶饮。摘录赵炳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