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贝母苦参丸

当归贝母苦参丸

金匮要略》卷下:当归贝母苦参丸

药方名称当归贝母苦参丸

别名苦参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

处方当归贝母苦参各60克

制法上三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

用法用量每服3丸,米饮下。渐加至10丸。

男子加滑石10克。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金匮》卷下:当归贝母苦参丸

药方名称当归贝母苦参丸

别名苦参

处方当归4两,贝母4两,苦参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小便淋沥不爽,或溲时涩痛,尿色黄赤,心胸烦闷。亦治孕妇大便干燥,以及痔疮便秘,属大肠燥热者。

用法用量苦参丸(《三因》卷十七)。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归母苦参丸”。

男子加滑石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小便难者,膀胱热郁,气结成燥,病在下焦,不在中焦,所以饮食如故。用当归和血润燥。《本草》贝母治热淋,乃治肺金燥郁之剂,肺是肾水之母,水之燥郁,由母气不化也。贝母非治热,郁解则热散,非淡渗利水也,其结通则水行。苦参长于治热,利窍逐水,佐贝母入行膀胱以除热结也。

2.《金匮要略心典》:小便难而饮食如故,则病不由中焦出,而又无腹满身重等证,则更非水气不行,知其血虚热郁,而津液涩少也。《本草》当归补女子诸不足,苦参入阴利窍除伏热,贝母能疗郁结,兼清水液之源也。

3.《金匮要略简释》:小便难而饮食照常的用当归、贝母、苦参来治,很难理解,古今注家多望文生训,理论脱离实际。金华沈介业中医师指正“小便难”,当作“大便难”,经他祖父五十年的经验和他自己试用,效验非凡。孕妇患习惯性便闭,有时因便闭而呈轻微燥咳,用当归四份,贝母、苦参各三份,研粉,白蜜为丸,服后大便润下,且能保持一天一次的正常性,其燥咳亦止。

临床应用热淋:樊氏,青年农妇。1944年夏伤于湿热,饮食如常而小便不利,有涩痛感。某医先以湿热服五苓散去桂加滑石不应,继服八正散亦不应。迁延半月,饮食减退,肢倦无力,不能再事劳作。余切其脉象细滑,观其面色惨淡,气促不续,口干微咳,少腹胀痛,大便黄燥,小便不利而痛。此下焦湿热郁滞与上焦肺气不宣,上下失调,故尿道不通,如仅着重下焦湿热,徒利无益。因师古人上通下利之旨,用宣肺开窍诸品,佐渗利清热药为引导,当可收桴鼓之效。拟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改汤)加桔梗白蔻、鸡苏散等。果二剂而小便通利,不咳,尿黄而多,此湿热下降之征兆。更以猪苓汤加海金砂、瞿麦滋阴利水,清除积热,数剂小便清,饮食进,略为清补即安。

摘录《金匮》卷下

猜你喜欢

  • 柿蒂汤

    药方名称柿蒂汤处方柿蒂黄柏黄连生地侧柏叶丹皮白芍木通茯苓泽泻功能主治治血淋。血色鲜红,脉数有力,属心与小肠实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 附子建中汤

    《易简》:附子建中汤药方名称附子建中汤处方附子3分,官桂3分,白芍药1两半,甘草半两。功能主治或吐或泻,状如霍乱,及冒涉湿寒,贼风入腹,拘急切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

  • 正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气散药方名称正气散处方甘草(炒)七钱,陈皮、藿香(去梗)、白术,各一两。厚朴、半夏(同厚朴各三两,为末,生姜四两,研烂,同为饼子,微炒)。炮制右为细末。功能主治治

  • 理中附子汤

    药方名称理中附子汤处方干姜1两,甘草1两,附子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下痢呕逆,胸中闷乱,心腹并痛,手足躁扰,卧不安席,服药但增烦热,利不禁,脉小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 桂枝芍药黄土汤

    药方名称桂枝芍药黄土汤处方甘草1钱,白术2钱,附子2钱,阿胶1钱,桂枝1钱,芍药2钱,灶中黄土3钱。功能主治痘症由于土湿木郁而便血者。用法用量《医学金针》有生地。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 虎跑泉

    药方名称虎跑泉处方虎枚草 稀莶草苍耳草防风升麻荆芥金银花紫苏鹤虱草功能主治治麻疯手指挛曲。用法用量煎汁洗浴。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参麦茯苓粥

    药方名称参麦茯苓粥处方真人参1钱,白茯苓6钱,麦冬,5钱(去心)。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津液不足,及邪盛正虚。用法用量同白粳米1钟熬成粥。先以盐汤漱口,再食粥。摘录《喉科心法》卷下

  • 羚羊片散

    药方名称羚羊片散处方羚羊角、夜明砂、草决明、木贼草、桑白皮、木通、丹皮、赤芍、归尾。功能主治目生翳。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 大生地酒

    药方名称大生地酒处方杉木节50g牛蒡根120g地骨皮30g 大麻仁60g 生地120g丹参30g牛膝50g防风20g独活30g 白酒1500ml炮制1. 将上述药材一同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2. 放

  • 苍耳草膏

    药方名称苍耳草膏处方鲜苍耳草5斤。制法将苍耳草去根须切断,约二寸长,晒干后,放大锅内,水15斤,由早晨七时,熬至午后,将汁滤净,再将外熬至晚七时,成为膏后,不加糖质。功能主治杀虫祛风。主麻风及一切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