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拒风丹

拒风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拒风丹

药方名称拒风丹

处方荜拨半两,防风(去芦.叉)一两半,川芎四两,细辛(洗.去叶)三钱半,天麻(去芦)、甘草,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寻常些小伤风,头痛鼻塞,项强筋急,皆可服。

用法用量每服一粒,细嚼,荆芥汤或温酒送下亦得,食后服之,立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事》卷一:拒风丹

药方名称拒风丹

处方川芎4两,防风(去叉股者)1两半,天麻(去芦)1两,甘草1两(炙),细辛(去叶)3钱半,荜茇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

功能主治一切风;伤风,头痛鼻塞,项强筋急。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荆芥汤或温酒送下。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川芎气味辛温上行头目,入足少阳、厥阴,引经之风药;天麻气味辛平,入足阳明、厥阴,能熄肝风、止头晕;甘草气味甘平,通和诸经络;防风气味辛甘温,入手、足太阳之风药;荜茇气味辛温,入足太阴,能通中宫之阳;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此乃偶因气郁伤风,头痛项强,鼻塞,痰逆如厥,辛散诸品佐以甘缓,则外邪去而正不伤,以之为丹丸者,亦缓治之法也。

摘录《本事》卷一

猜你喜欢

  • 大补益母丸

    药方名称大补益母丸别名大补丸处方益母草8两(用上截),香附2两(7制),嫩黄耆3两(蜜炒),人参2两(去芦),白术3两(土炒),白茯苓2两(蒸透),炙草2两,当归身3两(俱酒洗),白芍2两(酒炒),陈

  • 五香半夏丸

    药方名称五香半夏丸处方沉香檀香丁香木香白豆蔻(面裹煨香)陈橘皮(去白)各8克藿香叶(去土)15克人参(去芦头)15克半夏(生姜汁浸一宿,炒黄)9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

  • 三和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和散药方名称三和散处方羌活(去芦)、紫苏(茎叶.去粗梗)、沉香、宣州木瓜(薄切.焙干)、大腹皮(炙焦黄),各一两。川芎、甘草(炒)、陈皮(去白)、木香、槟榔(面裹

  • 当归丸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当归丸药方名称当归丸处方当归22.5克(锉,微炒)人参22.5克(去芦头)白芍药15克 芎藭22.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白术15克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

  • 七鲜育阴汤

    药方名称七鲜育阴汤处方鲜生地15克 鲜石斛12克 鲜茅根15克 鲜稻穗2支 鲜鸭梨汁 鲜蔗汁各2瓤(冲)鲜枇杷叶(去毛,炒香)9克功能主治治伏号后期,阴伤未复者。用法用量前四味与枇杷叶水煎,去滓,冲入

  • 安然汤

    药方名称安然汤处方白豆蔻1钱,苏子1钱,藿香1钱,胆星8分,陈皮8分。功能主治吐清痰者。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不拘时候。摘录《玉案》卷六

  • 丁香内化丸

    药方名称丁香内化丸处方巴豆1两(去壳,针穿,灯焰上烧存性),乌梅2两(去壳),丁香3两(不见火),缩砂4两(去皮),胡椒5两。制法上为细末,用陈米饮搜和,杵1000余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食积腹痛

  • 调胃散

    《古今医鉴》卷六:调胃散药方名称调胃散处方苍术、白术、茯苓、白芍药、桔梗、紫苏、槟榔、陈皮、甘草。功能主治胀满。用法用量小便闭,加车前子;腹胀,加枳壳。摘录《古今医鉴》卷六《普济方》卷三九六:调胃散药

  • 肺痈救溃汤

    药方名称肺痈救溃汤处方玄参1两,蒲公英1两,金银花4两,紫花地丁5钱,菊花5钱,甘草5钱,陈皮5钱,黄芩3钱,桔梗3钱,款冬花3钱。功能主治消痈救溃。主肺痈。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青囊秘诀》卷上

  • 刘寄奴酒

    药方名称刘寄奴酒处方刘寄奴10g甘草10g 白酒100ml炮制1. 将刘寄奴与甘草捣碎;2. 放入锅中,加水200ml,煎至100ml;3. 再倒入白酒100ml,煎至100ml,去渣备用。功能主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