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丸

《中国药典》:木香槟榔丸

药方名称木香槟榔丸

处方木香50g槟榔50g枳壳(炒)50g陈皮50g青皮(醋炒)50g香附(醋制)150g三棱(醋制)50g莪术(醋制)50g黄连50g黄柏(酒炒)150g大黄150g牵牛子(炒)200g芒硝100g

性状为灰棕色的水丸;味苦、微咸。

炮制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木香槟榔丸

药方名称木香槟榔丸

别名槟榔木香丸(《赤水玄珠》卷九)。

处方郁李仁皂角(酥炙)半夏曲各60克槟榔枳壳(麸炒)木香杏仁(去皮、尖)青皮(去白)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另用皂角120克,以浆水搓揉熬膏,更入熬蜜少许和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食停积,三焦气滞,脘腹痞满,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用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儒门事亲》卷十二:木香槟榔丸

药方名称木香槟榔丸

处方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烧)黄连(麸炒)各30克黄柏大黄各90克 炒香附牵牛子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小豆大。

功能主治行气导滞,攻积泄热。治积滞内停,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以及赤白下痢,里急后重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煎汤送下。

备注方中木香香附通行三焦气滞;青皮、胨皮疏理肝胃之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槟榔,牵牛下气导滞;莪术破血中滞气;大黄攻积通便。诸药配伍,共奏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功。

按:《御药院方》卷四载本方有枳壳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猜你喜欢

  • 草还丹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草还丹药方名称草还丹处方生干地黄(净洗)石菖蒲(节密细者)牛膝(酒浸,切,焙)菟丝子(入盐少许炒,乘热捣末)地骨皮肉苁蓉(酒浸一宿,细切,焙)各等分制法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

  • 葱术散

    药方名称葱术散处方苍术(洗净)1斤,葱(连根须洗净)1斤,麻黄(不去节)4两,甘草2两(炙)。制法上将葱、术入臼中杵,令葱涎相入盆中,坚捺令热,冬间半月,春夏5-7日取出,锅中炒葱叶过焦,逐旋筛出,以

  • 调气酸

    药方名称调气酸处方香附、藿香、沉香、木香、丁香、橘红、厚朴、槟榔、白蔻、香圆。制法上研末。功能主治干霍乱,不吐不泻者。用法用量姜汤送下。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红花白芷防风饮

    药方名称红花白芷防风饮处方红花5钱,白芷5钱,防风5钱,威灵仙3钱。功能主治历节,四肢疼痛。用法用量酒煎服。取汗,3服全愈。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七

  • 四仁粥

    药方名称四仁粥处方白果仁 甜杏仁各1份 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 鸡蛋1个制法将上4味药共研成末,每次取20克,加鸡蛋1个煮1小碗。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适用于中老年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清晨空腹食,连用半年。摘

  • 炉甘石洗剂

    药方名称炉甘石洗剂处方炉甘石15g,氧化锌5g,甘油5ml。制法冷开水加至100毫升。充分摇匀后,直接外涂,每日多次。功能主治消炎,清凉,止痒。主各种急性无渗出性炎症,单纯性皮肤搔痒,热痱等。用法用量

  • 金箔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金箔丸药方名称金箔丸处方金箔(研.一百片)、银箔(研.一百片),犀牛角(另研)、牛黄(另研)、丁香(另研)、龙脑(另研)、沉香(另研)、珍珠末(另研)、木香(另研)、

  • 长生斑龙飞步丹

    药方名称长生斑龙飞步丹处方鹿茸2两(酥炙),陈皮2两,当归4两(酒洗净),地黄8两(取汁为膏),茯神2两(人乳),钟乳粉1两(水飞过),人参4两,柏子仁2两,枸杞子2两,麦门冬1两,白术2两,沉香5钱

  • 龙虎膏

    《圣济总录》卷十九:龙虎膏药方名称龙虎膏处方龙骨2两,虎骨3两(涂酥,焙),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皂荚半斤(肥者,去子)。制法上为末,先别用好皂荚10挺,以苦酒3升,挼取汁,去滓,入铛

  • 榉皮汤

    药方名称榉皮汤处方榉木皮、蔷薇根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蛊毒。用法用量以水并酒共3盏,同煮取2盏,去滓,温分2服。利下蛊物为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