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红丸

橘红丸

《中国药典》:橘红丸

药方名称橘红丸

处方橘红75g陈皮50g半夏(制)37.5g茯苓50g甘草25g桔梗37.5g 苦杏仁50g紫苏子(炒)37.5g紫菀37.5g款冬花25g瓜蒌皮50g浙贝母50g地黄50g麦冬50g石膏50g

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0~3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2g,小蜜丸一次12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橘红丸

药方名称橘红丸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胡椒100粒,黑牵牛100粒,巴豆30粒(去皮,同前3味炒令焦,去巴豆不用),木香1分。

制法上药除巴豆外为细末,用葱白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胃虚,腹胀硬。

用法用量每服3-5丸,莱菔子汤送下。乳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橘红丸

药方名称橘红丸

处方橘红24两,贝母16两,茯苓16两,麦冬16两,杏仁(去皮,炒)16两,生石膏16两,瓜蒌皮16两,橘皮16两,生地16两,桔梗12两,紫菀12两,法半夏12两,苏子(炒)12两,甘草8两,冬花8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肺祛湿,止嗽化痰。主肺胃湿热,咳嗽痰盛,胸中结满,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柏连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柏连散药方名称柏连散处方胡粉(炒)大柏(炙)黄连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面上热毒恶疮。用法用量面脂调敷,猪脂亦可。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幼科发挥》卷二:柏连散药方名称柏连散处

  • 绿茶煎

    药方名称绿茶煎处方绿茶100克 醋10克制法将绿茶100克,煮取浓汁300克。功能主治清心明目,止渴除烦,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消炎止痢。用法用量每次服100克,加醋10克,热饮,每日3次。摘录《经验方

  • 参耆槐角汤

    药方名称参耆槐角汤处方人参1钱5分,黄耆1钱5分,生地黄1钱,川芎1钱,当归1钱2分,升麻1钱,条芩1钱(炒),枳壳1钱(炒),黄连1钱(炒),槐角1钱。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凉血。主痔疮。用法用量水

  • 侧子酒

    《千金》卷七:侧子酒药方名称侧子酒别名侧子浸酒、牛膝酒处方侧子4两,牛膝4两,丹参4两,山茱萸4两,蒴藋根4两,杜仲4两,石斛4两,防风3两,干姜3两,蜀椒3两,细辛3两,独活3两,秦艽3两,桂心3两

  • 巴戟圆

    药方名称巴戟圆处方良姜六两,紫金藤十六两,巴戟三两,青盐二两,肉桂(去粗皮)、吴茱萸,各四两。炮制上为末,酒糊为圆。功能主治补肾脏,暖丹田,兴阳道,减小便,填精益髓,驻颜润肌。治元气虚惫,面目黧黑,口

  • 火府散

    《万氏家抄方》卷五:火府散药方名称火府散处方生地5钱,木通5钱,甘草2钱半,当归2钱半,山栀仁2钱半。功能主治小儿心热,小便赤涩,多惊。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永类钤方》卷二十:

  • 大泽兰丸

    《千金》卷四:大泽兰丸药方名称大泽兰丸别名补益大泽兰丸处方泽兰2两6铢,藁本1两18铢,当归1两18铢,甘草1两18铢,紫石英3两,芎?1两半,干地黄1两半,柏子仁1两半,五味子1两半,桂心1两6铢,

  • 牛黄天南星丸

    药方名称牛黄天南星丸处方天南星(以牛胆制者.用二两.如无.即用浆水煮透.软切作片子.焙干)天麻(二两)独活(一两) 白附子(炮.一两)僵蚕(炒.一两)人参(一两)当归(洗切焙.三分)桑螵蛸(炒.三分)

  • 大圣金真散

    药方名称大圣金真散处方御米壳半斤(炒),甘草1两(炙),干姜半两(炮),当归1两,酸石榴皮1两(炒),陈皮(去白)1两,白茯苓(去皮)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寒热,赤白痢疾,溏泻。用法用量每服2

  • 一笑散

    药方名称一笑散处方槟摈榔硫黄蒿本蛇床子枯矾五倍子弹白胶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周身疥瘌,瘙痒生疮。用法用量湿者干掺,干者香油调敷。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