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脾汤

清脾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清脾汤

药方名称清脾汤

处方厚朴120克(姜制炒)乌梅(打,去仁)半夏(汤去滑)青皮良姜各60克草果(去皮)30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温脾化痰。治疟疾,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乃作寒栗,鼓振颐颔,中外皆寒,腰背俱痛,寒战已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或痰聚胸中,烦满欲呕;亦治胸膈痞闷,心腹胀满,噫气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210毫升,去滓,未发前,并三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时果。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清脾汤

药方名称清脾汤

处方茯苓橘皮草果(去皮)白术各60克人参桂心白芷甘草(炙)川芎各30克半夏90克(洗七次)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脾经湿热,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舌本强,体重,面黄,头痛,右胁胀痛,口唇干裂,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片,紫苏3叶,煎至210毫升,去滓服。

欲通利,加大黄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重订严氏济生方》:清脾汤

药方名称清脾汤

别名清脾饮子(《保婴撮要》卷七)、清脾饮(《济阴纲目》卷九)。

处方青皮(去白)厚朴(姜制炒)白术草果柴胡(去芦)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黄芩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祛痰除湿,和胃截疟。治瘅疟,脉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千,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20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猜你喜欢

  • 清肺饮子

    《兰室秘藏》卷下:清肺饮子药方名称清肺饮子别名清肺散(《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处方灯心0.3克通草0.6克泽泻瞿麦琥珀各1.5克萹蓄木通各2克车前子(炒)3克茯苓(去皮)6克猪苓(去皮)9克制法上为

  • 石膏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石膏汤药方名称石膏汤处方石膏(研.三分)白茅根(三分) 扁蓄(三分)滑石(半两)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疼,烦热口干,小便赤。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远

  • 甘露解毒汤

    《痘疹全书》卷下:甘露解毒汤药方名称甘露解毒汤处方猪苓、泽泻、麦冬、地骨、木通、黄芩、甘草、官桂、连翘。功能主治痘疹因夏月衣被太厚,热气熏蒸不能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全书》卷下《种痘新书》卷

  • 白果浆

    药方名称白果浆处方生白果仁10枚。功能主治白浊。用法用量擂水饮,每日1服。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三十,名见《卫生鸿宝》卷一

  • 活血润燥生津饮

    药方名称活血润燥生津饮别名生津散处方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瓜蒌仁、麻子仁、甘草、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天花粉各等分。功能主治活血,润燥,生津。主燥渴。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戒烟膏

    药方名称戒烟膏处方明党参4钱,云茯苓4钱,黄耆(炙)4钱,潞党参4钱,玉竹(炙)4钱,炮姜炭4钱,罂粟壳4钱,杜仲(炒)4钱,橘红4钱,枸杞4钱,旋覆花(绢包)2钱4分,甘草(炙)2钱4分,法半夏2钱

  • 桂枝丹皮桃仁汤

    药方名称桂枝丹皮桃仁汤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丹皮3钱,桃仁2钱,茯苓3钱,丹参3钱。功能主治经血凝滞闭结。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上热,加黄芩;中寒,加干姜;中气不足,加人参;血块坚硬,加鳖甲、(

  • 活血润肠丸

    药方名称活血润肠丸处方全归半斤,杏仁半斤,生地半斤,枳壳半斤,麻仁半斤。制法上为细末。蜜小丸。功能主治活血润肠。主大便时时燥结。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

  • 薏苡仁饭

    药方名称薏苡仁饭处方薏苡仁。功能主治冷气。用法用量煮饭服。摘录《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 檀香丸

    药方名称檀香丸处方檀香(一钱)杏仁(去皮.二钱半)乌梅肉(二两)紫苏叶(一两)茴香(三钱半)百药煎(二钱半)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解暑毒。用法用量非时含化。摘录明·方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