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灵应愈风丹

灵应愈风丹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灵应愈风丹

药方名称灵应愈风丹

处方当归30两,天麻30两,首乌(炙)30两,荆芥穗30两,防风30两,麻黄30两,石斛30两,甘草30两,羌活30两,独活30两,苍术(炒)120两,白芷120两,川乌(炙)120两,草乌(炙)120两,川芎15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

功能主治散风祛湿,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偏正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灵应愈风丹

药方名称灵应愈风丹

处方天麻6两,杜仲7两,大熟地16两,全当归16两,肉桂3两,乌元参6两,独活5两,怀牛膝6两,川萆薢6两,羌活14两,大生地16两。

制法上研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气血虚亏,风邪所伤,筋骨酸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诸风瘫痪。

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猜你喜欢

  • 天门冬散

    药方名称天门冬散处方天门冬(去心)桑白皮(锉)赤茯苓柴胡(去苗)百合紫菀(洗,去苗、土)兰叶甘草(炙微赤,锉)各15克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心胸烦闷,体热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加生姜少许

  • 两生汤

    药方名称两生汤处方肉桂2钱,附子1钱,熟地2两,山茱萸1两。功能主治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食之一日至3日而尽情吐出者。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吐减半,再剂而吐更减,连服4剂则吐止矣,服10剂而全愈也。

  • 鸡膍胵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鸡膍胵丸药方名称鸡膍胵丸处方鸡膍胵60克(微炙)黄耆60克(锉)龙骨30克黄连15克(去须)麦门冬30克(去心,焙)土瓜根15克 熟干地黄3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

  • 加味化痰丸

    《赤水玄珠》卷六:加味化痰丸药方名称加味化痰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半夏(制)1两,茯苓1两,桔梗1两,枳实半两,香附半两,前胡半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用半夏末、姜汁糊为丸。功能主治理气化痰。

  • 草决明汤

    药方名称草决明汤处方草决明、冬桑叶、夏枯草、小胡麻、谷精草、丹皮。功能主治肝胆气热,目痛偏左,翳膜红丝,脉左弦涩。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 缓筋汤

    药方名称缓筋汤别名羌活汤处方熟地黄1分,生甘草2分,柴胡2分,红花2分,炙甘草2分,苏木2分,独活2分,藁本3分,升麻3分,黄芩3分,草豆蔻仁3分,酒黄柏3分,生地黄3分,当归身3分,麻黄3分,羌活3

  • 褐丸

    药方名称褐丸处方乌头(炮,去皮)、桂、香附子(微炒)、干姜(炮)、陈橘皮(微炒)。制法先用川巴豆取肉,麻油内慢火煎,自旦及午,候巴豆如皂子色,即止,净拭,冷水中浸2日,日再换水,又拭干,研如油极细,须

  • 青叶胆片

    药方名称青叶胆片来源为青叶胆经加工制成的片。性状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绿色;味苦。炮制青叶胆70g,粉碎成细粉,另取青叶胆1500g,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

  • 繁柳散

    药方名称繁柳散处方繁柳(焙干,烧灰)2两,白敛1两,赤小豆1合,大黄(锉)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毒肿。用法用量以新汲水调和如糊,涂贴肿上,干即易,以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 妇宝调经汤

    药方名称妇宝调经汤处方当归2钱,熟地黄1钱半,白芍药1钱半,川芎1钱半,香附1钱2分,大腹皮1钱,吴萸1钱,紫金皮1钱,肉苁蓉1钱(洗净),条芩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经期不准,或前或后,紫淡不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