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玉散

白玉散

《痘疹金镜录》卷一:白玉散

药方名称白玉散

处方寒水石(煅存性,水飞)1两,朴消1两,青黛3钱,甘草3钱,姜黄1两,当归1两,柏末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赤游丹毒。

用法用量芭蕉根汁加蜜调,以鹅翎扫上,干则再敷。

摘录《痘疹金镜录》卷一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白玉散

药方名称白玉散

处方白土2钱5分,寒水石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热毒气客于腠理,搏于血气,发于外皮,赤游丹肿。

用法用量方中白土,《小儿药证直诀》注:“又云滑石”;《永乐大典》作“白玉”。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摄生众妙方》卷七:白玉散

药方名称白玉散

处方黑牵牛甘遂各等分(2次用)。

功能主治酒疸,食黄。

用法用量上药先将水半碗,入锅煮1沸,五更时煎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七

《麻科活人》卷三:白玉散

药方名称白玉散

处方辰砂1钱,桂府滑石(水飞过)6两,甘草1两,石膏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除胃热。主暑月小便不利而有胃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清水调下。

注意老人、虚人及病后伤津而小便不利者,不宜用。

摘录《麻科活人》卷三

《喉科紫珍集》卷上:白玉散

药方名称白玉散

处方白矾1两,巴豆仁21粒。

制法先将矾入铫,慢火熔化,随入巴豆仁于内,候干,去巴豆,用矾为末。

功能主治急喉痹、缠喉风,牙关紧闭,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喉中。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上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白玉散

药方名称白玉散

处方樟脑2两,轻粉1两,石膏(煅)6两,红粉5钱,冰片1钱。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化腐生肌。主诸般疮疡,溃后流脓流水,肿痛刺痒。

用法用量敷患处。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本草纲目》卷四十六引孙氏方:白玉散

药方名称白玉散

处方壁上陈白螺蛳(烧,研)。

功能主治膈气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酒下。

摘录本草纲目》卷四十六引孙氏方

猜你喜欢

  • 灵仙龙草汤

    药方名称灵仙龙草汤处方威灵仙30g,龙葵30g,夏枯草30g,土茯苓30g,栝楼30g,黄药子15g,山慈姑15g,了哥王12g。功能主治软坚散结。主无名肿毒,不痛不痒,痰核瘰疬,乳腺包块,喘咳痰鸣,

  • 加味紫草饮

    药方名称加味紫草饮处方紫草5分,白芍5分,麻黄5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痘出未透。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年壮及北方皮厚之人,加蟾酥、辰砂;血虚出不匀,色不润者,加当归。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萸连丸

    药方名称萸连丸处方吴茱萸(拣净)黄连(去须并芦,锉骰子大)各等分制法上合一处,好酒浸透,各自拣焙,或晒干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赤白痢疾。用法用量每服30丸。赤痢,黄连丸,甘草汤下;白痢,茱萸

  • 回澜汤

    药方名称回澜汤处方荆芥3钱,枳壳3钱(同炒),人参3钱,蚶子1对(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怀胎7-8个月患痘疹。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升麻煎酒浆调下,又用猪蹄1只,绵花1两,橘红5钱,酒浆热服之。摘

  • 苣根散

    药方名称苣根散处方莴苣根7个,韭根7个,蒜1瓣,黄丹1两,麝香1钱。制法上先将三根并蒜烂研,次入黄丹、麝香,再研极烂,垍合盛之,勿令透气,每于喘午日绝早合之。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疾。用法用量每有害疳孩儿

  • 椿皮膏

    药方名称椿皮膏处方臭椿树皮(在土中者佳。去粗皮,只用白皮)2斤。制法上切碎入锅,水熬,滤去滓,文武火熬成膏,薄摊漂布上。功能主治腹中痞块。用法用量先以生姜搓去垢腻,以火烘热膏,贴块上。初微痛,半日即止

  • 蜡香丸

    药方名称蜡香丸处方黄蜡1两,松香末3分。制法上将黄蜡熔化,投松香末,搅匀。功能主治冬月脚折皮裂,行步疼痛。脚后老皮内痛,起疽成漏,久不完口,不能着地。用法用量《卫生鸿宝》本方用法:看疮口大小,用药为丸

  • 金箔牛黄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金箔牛黄丸药方名称金箔牛黄丸处方金箔(十片.研)牛黄(研.一两) 龙脑(研.一两)犀角(镑.一分)琥珀(研.一分)人参(一分) 丹砂(研.水飞.二两) 白茯苓(去皮.

  • 五疳消食丸

    药方名称五疳消食丸处方麦芽使君子(去皮,炒)黄连(去须,微炒)橘红(焙)草龙胆芜荑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粟米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杀虫疗疳,开胃进食。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肚大青筋,牙疳口臭,或虫积

  • 家传凉惊丸

    药方名称家传凉惊丸处方黄连(净)、黄芩(去腐)、山栀仁、黄柏各等分,朱砂、雄黄(俱飞)减半。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雪水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退热解毒,镇惊安神。主小儿五脏热盛动风者。用法用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