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立安丸

立安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立安丸

药方名称立安丸

处方破故纸(生)续断木瓜牛膝(酒浸)杜仲(去皮,锉,姜制,炒丝断)各30克萆薢60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脚。治腰痛,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盐汤、酒任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类证治裁》卷六:立安丸

药方名称立安丸

处方牛膝杜仲故纸各120克黄柏茴香各60克

制法上药蜜和为丸。

功能主治治年老体虚,督亏腰痛,不能转侧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空腹时用盐酒汤送下。

摘录类证治裁》卷六

明医指掌》卷六:立安丸

药方名称立安丸

处方牛膝(去芦)4两,杜仲(盐炒)4两,破故纸(炒)4两,黄柏2两(酒炒),大茴香(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肾,止腰疼。主腰痛,老人虚人肾亏腰痛,不能转侧。肾虚湿着,足心及踝骨热痛者。

用法用量淡盐汤送下。

摘录明医指掌》卷六

《便览》卷一:立安丸

药方名称立安丸

处方故纸(酒洗过,青盐炒)2两,川续断1两5钱,木爪1两半,川萆薢2两,杜仲(姜汁炒断丝)1两半,牛膝(酒浸)1两半,胡桃肉(汤浸,去皮)4两。

制法研为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筋骨。主虚老腰痛。

用法用量《证治宝鉴》有小茴香

摘录《便览》卷一

普济方》卷二四九:立安丸

药方名称立安丸

处方川椒70粒,淡豆豉70粒,巴豆(去壳油)6个,斑蝥6个(去翅)。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饼子,用米醋1碗,将饼子煮醋干,搜和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肠气攻腹作疼。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冷盐水送下;更量虚实,加减丸数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九

《三因》卷十三:立安丸

药方名称立安丸

处方破故纸(生)1两,续断1两,木瓜干1两,牛膝(酒浸)1两,杜仲(去皮,锉,姜制,炒丝断)1两,萆薢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强健腰脚, 暖肾添精,健腰温肾,舒筋壮骨。主五种腰痛,脚气,足膝无力,肾囊湿痒,四肢拘急,精神不振,形容惟悴,筋骨疼痛,腰肾虚寒。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盐汤、盐酒任下。

摘录《三因》卷十三

猜你喜欢

  • 肝炎Ⅲ号冲剂

    药方名称肝炎Ⅲ号冲剂拼音ganyan3haochongji处方藿香10克,佩兰10克,苍术10克,厚朴6克,橘皮5克,枳壳10克,大腹皮10克,木香6克,茵陈15克,焦三仙各10克。功能主治健脾化湿,

  • 夺命金丹

    药方名称夺命金丹处方天南星(为末,用腊月黄牛胆汁拌和,入于胆内,挂当风处阴干,百日可用)1两,天竺黄1两,天麻1两,防风(去芦)1两,白附子(炮)1两,白僵蚕(炒,去丝嘴)1两,朱砂(另研)1两,蝉蜕

  • 加减黑逍遥散

    药方名称加减黑逍遥散处方生地150克柴胡15克(盐水炒)白芍45克(醋炒)丹皮45克(炒黑)山药90克(炒)茯苓45克(入乳拌蒸)阿胶90克(蒲灰炒)荆芥灰45克地榆90克(炒炭)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

  • 回津丸

    药方名称回津丸处方白芍药1钱,白术2钱,泽泻1钱,茯苓1钱,川芎1钱,当归2钱,五味子3钱,乌梅肉1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养血通气,回津补肾。主产后虚渴,去血多,津液少,肾气虚,饮无度。用

  • 飞水银霜

    药方名称飞水银霜处方水银1斤,朴消8两,大醋半升,黄矾10两,锡20两(成炼2遍者),玄精6两,盐花3斤。制法上药先炼锡讫,又温水银令热,乃投锡中,又捣玄精、黄矾令细,以绢筛之,又捣锡令碎,以盐花并玄

  • 鸡鸣紫丸

    药方名称鸡鸣紫丸处方皂荚1分,藜芦2分,甘草2分,矾石2分,乌喙2分,杏仁2分,干姜2分,桂心2分,巴豆2分,前胡4分,人参4分,代赭5分,阿胶6分,大黄8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黄耆赤昆汤

    药方名称黄耆赤昆汤处方黄耆、昆布、赤小豆。功能主治健脾利湿。主脾虚胎水之轻者。症见腹部增大之快与妊月不符,胸闷气喘,四肢浮肿,四肢无力,不思饮食,面色淡黄。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加减参苏饮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加减参苏饮药方名称加减参苏饮处方陈皮、半夏、甘草、茯苓、紫苏、葛根、前胡、桔梗。制法上锉。功能主治风寒壮热,痰嗽,身痛,头疼。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摘录《痘疹传心录》卷

  • 薄荷牛蒡汤

    药方名称薄荷牛蒡汤处方薄荷叶12克牛蒡子9克 焦马勃9克 焦栀子9克连翘壳9克 京玄参12克 西赤芍12克板蓝根15克大青叶12克 炒僵蚕9克 玉桔梗6克功能主治主荨麻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

  • 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决》:败毒散药方名称败毒散处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来源虚人而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于肌腠之间,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故憎寒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