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竹沥达痰丸

竹沥达痰丸

《中国药典》:竹沥达痰丸

药方名称竹沥达痰丸

处方黄芩200g半夏(制)150g大黄(酒制)200g橘红200g甘草100g沉香50g

性状为绿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压榨取汁,加鲜竹沥800ml混匀,与上述粉末泛丸。取青礞石100g,加硝石30g煅后水飞成极细粉,包衣,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豁除顽痰,清火顺气。用于痰热上壅,顽痰胶结,咳喘痰多,大便干燥,烦闷癫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50丸重3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赤水玄珠》卷六:竹沥达痰丸

药方名称竹沥达痰丸

处方半夏(滚姜汤泡透,去皮、脐,瓦上微火炒)60克 白茯苓(去皮)60克陈皮(去白)60克大黄(酒浸透,晒干)60克白术黄芩(酒炒)各90克甘草(炙)人参礞石(捣碎,同焰消30克,煅如金色)各30克沉香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竹沥400毫升、生姜汁300毫升,和匀入锅内,火熬半小时,令熟;将前药和捣为稀浆样,瓷器盛,晒干。仍以竹沥、姜汁如前法捣和,晒干;如此三次。仍用竹沥、姜汁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达痰通便。治痰证。痰涎壅聚成积,结在胸膈,吐咯不出;咽门至胃脘狭窄如线,疼痛,目眩头旋,腹中累累有块。又可用于咳喘痰稠,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而腻;痰热蕴结,神志昏迷,癫狂惊痫。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白米汤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六

猜你喜欢

  • 安眠散

    《御药院方》卷五:安眠散药方名称安眠散处方款冬花乌梅肉 佛耳草麦门冬(去心)各7.5克陈皮(去白)15克甘草(炙)10.5克 御米壳22.5克(酥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愈。用法用量

  • 升麻干葛汤

    药方名称升麻干葛汤处方升麻桔梗各1.5克羌活川芎防风各3克 干葛4.5克,麻黄白芷各0.9克蝉蜕7个陈皮甘草各1.2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暴发两目红肿疼痛,恶寒发热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葱白1段

  • 樗树皮散

    《圣惠》卷五十九:樗树皮散药方名称樗树皮散处方樗树皮1两(炙黄,锉),橡实1两,地榆1两(锉),黄连1两(去须,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久血痢,日夜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

  • 疗风饮子

    药方名称疗风饮子处方羌活3两,桂心半两,人参1两,蜀升麻2两,茯神2两,防风2两,生姜(合皮切)2两,生犀角屑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诸风。用法用量以水1大升,煮取2大合,分温3服。热,加竹沥1盏。注

  • 滑石膏

    药方名称滑石膏处方滑石2两(细研),木通1两(锉),灯心10束(锉),大麦半两,小麦半两,酥半斤,葱白2-7茎,桑根白皮半两(锉)。制法上药以酥和诸药,慢火煎,候葱白黄色,绵滤去滓,次入滑石末,更煎5

  • 罢搐煎

    药方名称罢搐煎处方丹砂(研)1分,水银1分,天南星(炮)1分,腻粉(研)1分,薄荷1分,白附子(炮)1分,干蝎(全者,炒)1分。制法上为细末,用石脑油和成煎。功能主治慢惊。用法用量每服1大豆许,薄荷汤

  • 加减地黄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加减地黄丸药方名称加减地黄丸处方熟地山药山萸肉 丹皮五味子百药煎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治上消,阴亏津伤,舌赤裂,咽如烧,大渴引饮,夜间更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

  • 白牙散

    《普济方》卷七十:白牙散药方名称白牙散处方酸枣仁、蘑菇不拘多少(煅过)、麝香少许。功能主治令牙白。主用法用量刷牙。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医方类聚》卷七十二引《居家必用》:白牙散药方名称白牙散处方藁本、

  • 抗毒汤

    药方名称抗毒汤处方板蓝根30克,鱼腥草30克,贯众30克,虎杖18克,紫草15克,丹皮18克,赤芍21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主热毒内结,瘀阻胸胁。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高文

  • 骏马散

    药方名称骏马散处方金枣丹1钱,雄枣丹1钱,中白散1钱,冰硼散1钱,黄连7分,冰片3分,犀黄2分5厘。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牙龈腐烂,穿腮落齿,臭秽难闻,疼痛不堪。用法用量吹入。摘录《药奁启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