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红蓝花汤

红蓝花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红蓝花汤

药方名称红蓝花汤

处方红蓝花1两,生干地黄(焙)1两,诃黎勒皮(烧黄色)5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晕,气乘虚上冲,心闷绝。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水酒共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如人行2-3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红蓝花汤

药方名称红蓝花汤

处方红蓝花2两,紫葛1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晕,心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再入生地黄汁半合,更煎6-7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红蓝花汤

药方名称红蓝花汤

处方红蓝花半两,苏枋木半两(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下少,运闷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相次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红蓝花汤

药方名称红蓝花汤

别名红蓝花散

处方红蓝花1两,木通1两(锉),牡丹皮1两,当归半两(切,炒),土瓜根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经月不通,小便赤涩,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红蓝花散(《鸡峰》卷十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猜你喜欢

  • 附栀煎

    药方名称附栀煎处方栀子(姜汁炒黑)15粒,香附(童便炒)1钱,川芎1钱。功能主治因郁火而心胃痛者。用法用量水煎,加生姜汁4匙调服。立愈。摘录《仙拈集》卷二

  • 冲和仙膏

    药方名称冲和仙膏别名黄云膏(《仙传外科集验方》)、仙膏(《仙传外科集验方》)、阴阳散(《外科枢要》卷四)。处方川紫荆皮150克(炒。又名红肉,又曰内消)独活90克(炒,不用节)赤芍药60克(炒)白芷3

  • 瓜蒂三味散

    药方名称瓜蒂三味散处方瓜蒂7枚,丁香7枚,赤小豆7枚。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急黄,已进秦艽牛乳2味汤药,服后不觉病退,渐加困笃,势如天行最重者。用法用量取如大豆,分吹两鼻孔中。须臾当出黄水,正如煮黄柏汁

  • 和伤末药

    药方名称和伤末药处方归尾2两,延胡2两,紫荆皮2两,大茴香2两,川乌(姜汁炒黑)2两,草乌(姜汁炒黑)2两,甘草节2两,自然铜(醋煅)2两,红花(炒)2两,蒲黄2两,丹参2两,五灵脂(陈酒飞)2两,甘

  • 玉华散

    药方名称玉华散处方甜葶苈90克(纸上焙香)桑白皮15克天门冬15克(去心)百部7.5克马兜铃15克半夏15克(汤洗七次,姜制)紫菀(去土)15克杏仁15克(去皮、尖)贝母15克(炮)百合15克甘草7.

  • 桂朴当归散

    药方名称桂朴当归散处方桂2两,川芎2两,当归(焙)2两,芍药2两,桔梗2两,茴香2两,五灵脂(炒)2两,良姜(炒)2两,厚朴2两半,干姜3两(2味同捣,炒),橘皮4两,甘草(炒),黄耆、白茯苓。制法上

  • 补肺养阴汤

    药方名称补肺养阴汤处方熟地、玉竹、百合、山药、贝母、阿胶、白芍、北沙参、沙苑子。功能主治鸡胸。用法用量梨肉为引。热甚,加麦冬,枇杷膏冲服。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 法炼灵乌散

    药方名称法炼灵乌散处方乌鸦1只(腊月者良,留毛去肠肚),朱砂半两,铁粉半两,蛇黄(烧红,醋淬3次)半两,黑铅半两(熔成汁,入水银半两在内,候化,急倾出,待冷用),黄丹2钱半,上除乌鸦外,并研令细,入在

  • 还睛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还睛丸药方名称还睛丸处方白术(生用)菟丝子(酒浸,别研)青葙子(去土)防风(去芦)甘草(炙)羌活(去苗)白蒺藜(炒,去尖)密蒙花木贼(去节)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

  • 疮药消风散

    药方名称疮药消风散处方葱白10茎(细捣)猪油(去膜,捣)白矾轻粉水银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诸疮肿痛。用法用量调敷患处。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