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舒肝丸

舒肝丸

《中国药典》:舒肝丸

药方名称舒肝丸

处方川楝子150g延胡索(醋制)100g白芍(酒炒)120g 片姜黄100g木香80g沉香100g豆蔻仁60g砂仁80g厚朴(姜制)60g陈皮80g枳壳(炒)100g茯苓100g朱砂27g

性状为棕红色至棕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后微苦。

炮制上十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川楝子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65~8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4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2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舒肝丸

药方名称舒肝丸

处方白芍42克 片姜黄33克 蔻仁厚朴(姜制)各15克枳壳(麸炒)元胡(醋制)各27克茯苓(去皮)30克陈皮广木香砂仁各21克沉香27克川楝子(酒蒸)45克

制法上药共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重,用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舒气健脾,活血止痛。治肝郁气滞,两胁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呕吐酸水,呃逆嘈杂,周身串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用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猜你喜欢

  • 回生神膏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回生神膏药方名称回生神膏处方牡蛎(煅粉)、干姜(炮)各一钱。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男女阴毒伤寒外接法。用法用量男病用女唾调手内,擦热紧掩二卵上,得汗出愈;女病用男唾

  • 苦参汤

    《肘后方》卷二:苦参汤药方名称苦参汤处方苦参9克黄芩6克 生地黄24克制法上三味,哎咀。功能主治治热病,五六日以上热不除者。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煎取300毫升,适寒温服100毫升,日再服。注意忌芜

  • 柴芩两解汤

    药方名称柴芩两解汤处方柴胡2钱,黄芩3钱,栀子1钱。功能主治表邪未解,里证又热,尿赤,口渴,烦躁,脉滑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黄疸,加茵陈2钱。摘录《会约》卷十一

  • 调胃散

    《古今医鉴》卷六:调胃散药方名称调胃散处方苍术、白术、茯苓、白芍药、桔梗、紫苏、槟榔、陈皮、甘草。功能主治胀满。用法用量小便闭,加车前子;腹胀,加枳壳。摘录《古今医鉴》卷六《普济方》卷三九六:调胃散药

  • 加味知母散

    药方名称加味知母散处方黄耆1钱,赤茯苓1钱,子芩5分,麦冬(去心)5分,知母(炒)5分,甘草5分,山栀仁(炒)5分。功能主治妊娠燥渴,咽间作痛。用法用量加竹沥为引,水煎服。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清经散

    药方名称清经散处方丹皮9克地骨皮15克白芍9克(酒炒)大熟地9克(九蒸)青蒿6克 白茯苓3克黄柏1.5克(盐水浸炒)功能主治治肾中水亏火旺,经行先期量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 搐药斩邪散

    药方名称搐药斩邪散处方藜芦7钱(去苗),川芎半两,细辛2钱半(去苗叶),草乌头尖10个。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喉中肿痛不消,及痰盛气不宣通。用法用量每用少许,鼻内搐之。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 二宣汤

    药方名称二宣汤处方桂心2.2千克干姜(砂炒)2千克甘草(砂炒)1.5千克杏仁(去皮、尖,砂炒)2.2千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冒暑饮凉,冷热不调,泄泻口渴,心腹烦闷,及痢下赤白,腹痛后重。用法用量每

  • 刀伤散

    药方名称刀伤散处方参三七、琥珀、去油乳香、去油没药、生龙骨、血竭、土炒象皮、儿茶、海螵蛸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贮瓶。功能主治一切刀伤,血流不止。摘录《揣摩有得集》

  • 含沙散

    药方名称含沙散处方生大黄6两,公丁香1两5钱,明天麻3两,牙皂角3两,丹砂4两,明雄黄4两,麻黄3两,冰片3钱,麝香3钱,苍术3两,蟾酥1两,香白芷3钱,草果仁1两5钱。制法上极细末,瓷瓶收贮。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