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芦根散

芦根散

《圣惠》卷五十: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木通半两(锉),射干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噎不下食,心胸烦闷,不得眠卧。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六十八: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蓝叶1两,不灰木2两(以牛粪烧),紫檀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卒中毒箭。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蓝汁调下,粥饮调服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圣惠》卷十八: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地骨皮1两,茅根1两(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葛根1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黄芩1两,川升麻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口干,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五十三: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半(锉),人参半两(去芦头),百合3分,麦门冬1两(去心),桑根白皮3分(锉),黄耆3分(锉),赤茯苓2分,黄芩3分,葛根3分(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渴饮水多,或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0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七十四: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前胡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茯苓1两,半夏2两(汤浸7遍去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7-8月,伤寒烦热,心胸妨闷,咳嗽呕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三十一: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赤茯苓2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麦门冬1两(去心),子芩3分,地骨皮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根白皮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骨蒸肺痿,手足烦热,多渴,或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圣惠》卷三十一: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赤茯苓1两,知母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黄芩3分,地骨皮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骨蒸,手足烦热,多渴,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圣惠》卷四十七: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半(锉),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麦门冬半两(去心),木瓜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心烦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频频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六十二: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连翘1两,玄参1两,射干1两,川升麻1两,栀子仁1两,赤芍药1两,羚羊角屑1两,寒水石2两,甘草3分(生,锉),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痈疖,身体烦躁,热渴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圣惠》卷五十三: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人参半两(去芦头),黄芩3分,桑根白皮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烦躁,体热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五: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心),茯神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壅热,呕哕不能下食,心神烦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八十三: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黄耆(锉)半两,知母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竹叶7片,粟米100粒,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八十四: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竹茹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小儿时气,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分,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普济方》卷三五三。为方出《经效产宝》卷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三“芦根饮”之异名: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三。为方出《经效产宝》卷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三“芦根饮”之异名

《圣惠》卷十五: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2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五: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握(锉),前胡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2两(去芦头),桔梗1两(去芦头),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心胸妨闷,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七十五: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1两半(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半(去心),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呕逆,烦闷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小麦10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八十三:芦根散

药方名称芦根散

处方芦根(锉)半两,茅根(锉)半两,赤茯苓半两,黄芩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胃中热,烦闷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小麦50粒,糯米50粒,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猜你喜欢

  • 起枕散

    药方名称起枕散处方当归6克白芍(酒炒)9克川芎6克白芷官桂蒲黄牡丹皮玄胡索五灵脂役药各3克功能主治治产后心腹痛,恶血不行,或儿枕作痛。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人童便,空腹时服。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大壮气丸

    药方名称大壮气丸处方白术半两,干姜半两,半夏曲半两,桂心半两,当归(酒浸)半两,白豆蔻(焙)半两,丁香半两,甘草(炙)1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产后恶心。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

  • 补阴制火汤

    药方名称补阴制火汤处方熟地2两,山茱萸1两,芡实1两,肉桂1钱。功能主治肾火不足,不交感而两耳无恙,一交接妇女,耳中作痛,或痒发不已,或流臭水,以凉物投之则快甚。用法用量水煎服,10剂全愈。摘录《辨证

  • 豹骨木瓜丸

    药方名称豹骨木瓜丸处方豹骨4两,木瓜6两,黄耆8两,白芍8两,黄柏8两,当归8两,山药4两,锁阳4两,枸杞子4两,龟版4两,菟丝子4两,破故纸6两,杜仲6两,五味子6两,川牛膝1斤,熟地2斤。制法上为

  • 十香止痛丸

    《中国药典》:十香止痛丸药方名称十香止痛丸处方香附(醋炙)160g乌药80g檀香40g延胡索(醋炙)80g香橼80g 薄黄40g沉香10g厚朴(姜汁炙)80g 零散香80g降香40g丁香10g五灵脂(

  • 核桃丸

    药方名称核桃丸处方破故纸2两(酒浸,炒),杜仲1两(炒去丝),核桃仁1斤。制法上为末,将核桃仁共捣成膏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诸虚百损。用法用量每服1丸,早、晚用酒或滚白水送下。摘录《良朋汇集》卷二

  • 攻补两益汤

    药方名称攻补两益汤处方榧子10个,白薇3钱,雷丸3钱,神曲3钱,槟榔2钱,使君子10个,白术1两,人参5钱。功能主治补正以杀虫。主症瘕。胃气虚弱,食不能消,偶食坚硬之物,存于胃中,久则变为有形之物,腹

  • 金银白芷散

    药方名称金银白芷散处方黄耆1钱,当归1钱,槟榔5分,川芎5分,甘草1钱,天花粉5分,乳香3分,没药3分,皂荚刺(去尖,炒)1钱5分,金银花1钱5分,防风3分,白芷1钱。制法上为细末,分3服。功能主治诸

  • 妙功丸

    药方名称妙功丸处方丁香木香沉香各15克乳香(研)麝香(另研)熊胆各7.5克 白丁香300粒轻粉13.5克雄黄(研)青皮(去白)黄芩胡黄连各15克黄连黑牵牛(炒)荆三棱(煨)甘草(炙)蓬莪茂陈皮(去白)

  • 柑皮煮散

    药方名称柑皮煮散别名柑皮散、柑皮煎散处方柑子皮2两(洗,焙干)。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酒毒昏闷烦渴,或醉不醒。用法用量柑皮散(《寿亲养老》卷四)、柑皮煎散(《普济方》卷二五三)。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