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三棱散

荆三棱散

《卫生总微》卷十七: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炮)、斑猫(去足并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疝气偏坠,一大一小。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米饮调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七

普济方》卷一七一: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煨,锉)2两,蓬莪术(煨,锉)2两,益智(去皮,炒)半两,缩砂仁半两,槟榔(锉)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丁香半两,姜黄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积聚,心腹胀满,醋心,呕吐冷痰,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一

普济方》卷三四九: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熟地黄1两,鳖甲1两,桂心3分,当归3分,桃仁3分,川芎半两,牡丹皮半两,刘寄奴半两,赤芍药半两,大黄(炒)、牛膝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积血不散,结聚成块,或时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加姜黄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九

普济方》卷一七二: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煨,锉),桂心3分,丁香半分,益智3分(去皮),木香5钱,大腹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白术2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干姜半两(炮裂,锉),蓬莪术2分,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积聚气,脾胃虚弱,不能化谷,及宿食不消,腹胁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二

猜你喜欢

  • 防风散结汤加减

    药方名称防风散结汤加减处方防风8克,白芷10克,前胡10克,黄芩10克,元参12克,花粉10克,陈皮8克,赤芍10克,浙贝母10克,桔梗6克。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化痰散结。主痰热阻结。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大茯苓丸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大茯苓丸药方名称大茯苓丸处方白茯苓5斤(锉碎,甑中蒸1炊久,晒干,为末),白沙蜜3斤,柏脂7斤(静处作灶泥,大釜于上,加甑,取白茅锉令齐整,先人甑内衬,次安柏脂在上,釜内用石灰水

  • 解湿仙丹

    药方名称解湿仙丹处方防己2钱,泽泻1钱,猪苓1钱,肉桂3分,白术5钱,甘草5分,山药3钱,白芥子1钱。功能主治入肾而去湿气。主湿气入于两腰子,致腰痛而不能下俯,背脊骨痛,两腿酸痛。用法用量水煎服。初起

  • 加味芎藭汤

    《金鉴》卷九十:加味芎藭汤药方名称加味芎藭汤别名加味芎归汤处方芎藭1钱,当归1钱,白术1钱,百合(水浸1日)1钱,荆芥1钱。功能主治因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呕吐黑血如豆汁,而形气虚者。用法用量加味芎

  • 异功散

    药方名称异功散别名五味异功散(《保婴撮要》卷十五)。处方人参(切,去顶)茯苓(去皮)白术陈皮(锉)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健脾理气。治脾胃虚弱,中焦气滞,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

  • 避寒术

    《医心方》卷二十六引《灵奇方》:避寒术药方名称避寒术处方门冬、茯苓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避寒,冬可单衣。主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每日2次。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六引《灵奇方》《医心方》卷二十六引《灵奇

  • 活龟丸

    《医学入门》卷七:活龟丸药方名称活龟丸处方大乌龟1个黄连30克(九蒸九晒)当归尾10克制法先以火烧热地,盖龟于其地,逼出臭粪尽,通身用草包扎,外用黄泥固济,炭火煨熟,取肉研如泥,龟壳用牛骨髓涂炙五至七

  • 大萆薢丸

    药方名称大萆薢丸处方黄耆1两(锉),枳实1两半(麸炒微黄),萆薢2两(锉),白蒺藜3两(微炒,去刺),菟丝子2两(酒浸3日,曝干,别捣末),乌蛇3两(酒浸,去皮骨,微炙)。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

  • 赤葵散

    药方名称赤葵散处方赤葵茎(炙)。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本方用赤葵茎(焙)半两,为散。每用一字,蜜调涂之。摘录方出《医心方》卷二十五引《拯要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

  • 聚功丸

    药方名称聚功丸处方附子(6钱者)1枚(炮,去皮脐),当归(洗,焙)1两,人参(去芦头)1两,赤芍药1两,半夏(汤洗7遍)1两,木香1两,青橘皮(去白)1两,陈橘皮(去白)1两,白术1两,蓬莪荗(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