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

药方名称补阳还五汤

处方黄耆120克(生)归尾6克赤芍4.5克地龙3克(去土)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

药理作用(1)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浙江中医杂志》1986(3):110,中风患者血液处于"粘、浓、凝、聚"的倾向,运用本方后,能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甙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抑制和溶解血栓,以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枝循环。(2)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中药通报》1987(2):51,补阳还五汤静脉注射,有缓慢、持久的降压作用,对麻醉家兔能显着地增强心肌收缩幅度,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肌张力时间指数显着降低,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明显增加。(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陕西中医》1986(10):466,补阳还五汤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从而表明本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理学基础。

功能主治补气活血,祛瘀通络。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主中风后遗症。正气亏虚,脉络瘀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苔白,脉缓。现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半身瘫痪、截瘫,属气虚血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中风正气未虚或阴虚阳亢,风、火、痰、湿等余邪未尽者,均忌用。

备注本方重用生黄耆大补元气,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行经络。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诸症自可渐愈。

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猜你喜欢

  • 水浸鳖甲汤

    药方名称水浸鳖甲汤处方鳖甲(九胁者,去裙襕,醋炙)升麻柴胡(去苗)人参白茯苓(去黑皮)槟榔(锉)肉豆蔻(去壳)诃黎勒皮犀角(镑)青橘皮(汤浸,去白,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甘草(炙,锉)缩砂仁茴香

  • 蠲痰疏气汤

    药方名称蠲痰疏气汤处方前胡2钱,半夏2钱,人参5分,枯芩5分,陈皮5分,南星5分,枳壳5分,紫苏5分,薄荷叶5分,厚朴5分,羌活5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一切痰疾及肺气壅塞。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 漏胎安胎饮

    药方名称漏胎安胎饮处方熟地5钱,黄耆3钱(蜜炙),当归3钱(醋炒),川芎1钱,白芍1钱半(醋炒),艾叶8分(醋炒黑),阿胶3钱(血余灰炒),地榆3钱(炒炭),甘草5分,荷叶。功能主治漏胎脉软数者。用法

  • 极效膏

    药方名称极效膏处方川乌1两1钱,草乌1两1钱,玄参1两1钱,大黄1两1钱,生地1两1钱,杏仁1两1钱,当归1两1钱,赤芍1两1钱,金银花1两1钱,白芷1两1钱。制法麻油1斤4两浸药,慢火熬,加桃枝、柳

  • 加味四七汤

    《仁斋直指》卷十一:加味四七汤药方名称加味四七汤处方半夏(制)75克 白茯苓厚朴(制)各45克茯神紫苏叶各30克远志(姜汁蘸湿,取肉,焙)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化痰安神。治

  • 龟鹿补肾丸

    药方名称龟鹿补肾丸处方菟丝子(炒)51g淫羊藿(蒸)43g续断(蒸)43g锁阳(蒸)51g狗脊(蒸)64g酸枣仁(炒)43g 制何首乌64g 炙甘草21g陈皮(蒸)21g鹿角胶(炒)9g 熟地黄64g

  • 保子七圣散

    药方名称保子七圣散处方赤白芍(各半)4分,当归4分,生大黄2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小儿胎寒腹痛,乳哺不时,温壮发热,吐利不常,诸经掣缩,二十五痫,肌肤喜疮,遇时而发作,口疮恶核,赤目黄瘦,大小变蒸。用

  • 桂枝加黄耆汤

    《金匮要略》卷中:桂枝加黄耆汤药方名称桂枝加黄耆汤处方桂枝芍药甘草各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黄耆6克功能主治治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

  • 醇醨汤

    《外台》卷五引《深师方》:醇醨汤药方名称醇醨汤处方生姜3两,乌梅3-7枚(劈,一方14枚),甘草3两(炙),桂心2两,常山3两,蘘荷根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疟。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1升曰醇,未发时

  • 蚯蚓散

    药方名称蚯蚓散处方豆粉7.5克蚯蚓15克功能主治治阴茎疮。用法用量上药用水研,涂疮上,干后再涂。摘录《普济方》卷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