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郁汤

解郁汤

医学入门》卷七:解郁汤

药方名称解郁汤

处方柴胡黄连黄芩黄耆地骨皮生地 热地白芍各等分

功能主治养血解郁,清热泻火。治气郁化火,迫血妄行而致衄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傅青主女科》卷下:解郁汤

药方名称解郁汤

处方人参3克白术15克(土炒)白茯苓9克当归30克(酒洗)白芍30克(酒炒)枳壳1.5克(炒)砂仁3粒(炒,研)山栀子9克(炒)薄荷6克

功能主治解郁健脾,养血柔肝。治妊娠子悬胁痛。因怀抱忧郁,致胎动不安,两胁闷而疼痛,如弓上弦。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而闷痛除,二剂而子悬定,至三剂而全安。去栀子,再多服数剂不复发。

备注方中枳壳薄荷理气解郁;白芍当归养血和血,柔肝缓急;山栀子清肝泄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扶脾,砂仁行气调中。配合同用,适用于肝郁脾虚、胎气上逆者。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解郁汤

药方名称解郁汤

处方陈皮远志、生地、香附白芍川芎当归半夏青皮茯神、贝母、苏叶、桔梗、山栀、木通甘草、姜。

功能主治女子乳病,始而但肿硬不痛,后微痛者。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疡医大全》卷二十六:解郁汤

药方名称解郁汤

处方苏叶、广陈皮半夏当归郁金香附白芍远志肉、白茯苓青皮(醋炒)、钩藤钩。

功能主治妇女脚气,因气恼恚怒而发,两胁作胀,腿脚酸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气涩,加煨木香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六

猜你喜欢

  • 加味守效丸

    《金鉴》卷五十四:加味守效丸药方名称加味守效丸处方南星2两,山楂肉(酒炒)2两,苍术(炒)2两,白芷1两,半夏(姜制)1两,橘核仁1两,神曲(炒)1两,海藻5钱,昆布5钱,吴茱萸1两,青皮(醋炒)1两

  • 甘葱煎

    药方名称甘葱煎处方甘草、大胡葱。功能主治诸疮有脓水者。用法用量上药煎浓汤,候温、洗患处,洗净用药。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 姜半散

    药方名称姜半散处方半夏2两(姜制,锉如豆大),生姜(去皮,切,如绿豆大)1两,肉桂(去皮)2钱。制法上姜、半共炒令香熟,下桂再炒,微有香气,取出去桂,以皮纸摊地上,出火气,为末。功能主治惊风,吐不止,

  • 宽中散

    《奇效良方》卷十六:宽中散药方名称宽中散处方白豆蔻(去皮)1两,青皮(去白)2两,缩砂(去皮)2两,丁香2两,木香1两半,甘草(炙)2两半,陈皮(去白)4两,香附子(炒去毛)8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

  • 安阳精制膏

    药方名称安阳精制膏处方生川乌24g 生草乌24g乌药24g白蔹24g白芷24g白及24g木鳖子24g 关木通24g木瓜24g三棱24g莪术24g当归24g赤芍24g肉桂24g大黄48g连翘48g血竭1

  • 桂枝麻黄汤

    药方名称桂枝麻黄汤处方桂枝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杏仁1两(去皮尖,麸炒黄)。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阳明中风,头痛口苦,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下之即小便难者;阳明病,5-6日至7

  • 九炁丹

    药方名称九炁丹处方熟地24O克 制附子120克 肉豆蔻(面炒)60克 焦姜吴茱萸补骨脂(酒炒)荜茇(炒)五味子(炒)各60克 粉甘草(炒)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自空为丸,或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常山散

    《外台秘要)卷五引《广济方》:常山散药方名称常山散处方常山38克升麻15克蜀漆7.5克制法上三味,捣筛为散。功能主治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米15克,用井花水200毫升煎,去滓顿服,少间则吐,吐讫

  • 理中散

    《外台》卷六引《必效方》:理中散药方名称理中散处方青木香6分,桂心8分(炙),厚朴8分(炙),甘草8分(炙),白术8分,干姜10分(炮),附子6分(炮)。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霍乱及转筋,吐痢不止。用法

  •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

    药方名称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别名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桂枝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生姜汤、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桂枝人参芍药汤、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