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诃子膏

诃子膏

《卫生总微》卷十四:诃子膏

药方名称诃子膏

处方诃子1两,甘草1分。

制法诃子每个分作2片,加甘草,水1大盏,煮至水尽为度,焙,轧为末,炼蜜和膏,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每用1大豆许,以薄荷熟水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普济方》卷三九六引《全婴方》:诃子膏

药方名称诃子膏

处方诃子(炮)、赤石脂甘草罂粟壳(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久新痢疾,烦渴不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诃子丸”。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六引《全婴方》

猜你喜欢

  • 葱饼子

    药方名称葱饼子处方盐,葱白(剥去粗皮)10余根。功能主治妇人未产之前,内积冷气,遂至产时尿胞运动不顺,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闷乱不醒。用法用量用盐于产妇脐中,填与脐平,却用葱白作一缚,切作一指厚片,

  • 点眼仙方

    药方名称点眼仙方处方蕤仁3钱(去皮,将竹纸研去油方入药,用笔筒卷纸,将药铺纸上,重层卷研),珍珠2分5厘(生用,绵纸包,打碎研),琥珀2分(生用,纸包,打碎研烂),熊胆1分5厘(生,研碎),牛黄1分(

  • 黄耆膏子煎丸

    药方名称黄耆膏子煎丸处方人参1两半,白术1两半,柴胡1两,黄芩1两,白芷半两,知母半两,甘草(炙)半两,鳖甲1个(半手指大,酥炙)。制法上为细末,黄耆膏子(上用黄耆半斤,为粗末,水2斗,熬1斗,去滓,

  • 金液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金液丹药方名称金液丹处方硫黄(净拣去砂石,十两,研细飞过,用瓷盒子盛,以水和赤石脂封口,以盐泥固济,晒干,地内先埋一小罐子,盛水令满,安盒子在上,用泥固济讫,慢火养

  • 愈痛丸

    药方名称愈痛丸处方续断杜仲(炒去丝)山药川芎独活(去芦)狗脊(火燎去毛,酒浸一宿,焙干)萆薢(酒浸,蒸,焙干,急用不浸)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酒调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肾壮腰,祛寒化湿。治妇人肾经

  • 避秽丹

    《普济方》卷四○三:避秽丹药方名称避秽丹别名避瘟丹处方苍术、北细辛、甘松、川芎、乳香、降香。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功能主治熏解秽恶。主痘疹。用法用量避瘟丹(《仙拈集》卷一)。摘录《普济方》卷四○三《种痘

  • 灵豆膏

    药方名称灵豆膏处方大蒜1枚(去皮研),巴豆3升(去皮心)。制法同湿纸裹煨熟,一处研为膏,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发疟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3、5丸,醋汤送下。吐泻即愈。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 加味七味丸

    药方名称加味七味丸处方熟地黄8两(清水煮,捣烂入药),山茱萸(去核)4两(酒蒸,晒干,炒),牡丹皮3两(炒),茯苓3两(人乳拌透,晒干,焙),怀山药4两(炒黄),泽泻2两(淡盐酒拌,晒干,炒),五味子

  • 淋渫沙节汤

    药方名称淋渫沙节汤别名沙节汤处方沙木节半两,木通半两,羌活半两,川椒半两,川乌头1分,葱白1握,橘叶5钱(如无,以橘皮代之)。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风毒脚气下注,两脚疼肿。用法用量沙节汤(《鸡峰》卷四)

  • 接气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接气丹药方名称接气丹处方沉香一两,硫黄(如黑锡丹砂子结.放冷.研为细末)、黑锡(去滓称),各二两;牛膝(酒浸)、白术(焙)、苁蓉(酒浸),各半两;丁香三钱,川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