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豉汤

豉汤

《外台》卷四引《延年秘录》: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豆豉1升,伏龙肝3两(研),小儿小便3升。

功能主治辟温疫疾恶气,令人不相染易。主

用法用量上药用小便煎取1升5合,去滓。平旦服之,令人不着瘴疾;天行有瘴之处,宜朝朝服。

摘录《外台》卷四引《延年秘录》

《圣惠》卷九十七: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豉1合,葱白1握(去须,切),生姜1两(切)。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头痛。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大盏,煮至6分,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豉3升,蜀椒1升(生用),生姜(和皮,锉)2斤。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疼痹肿满。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斗5升,煮1沸,贮在小瓮子中,着二小木横瓮下,脚踏木上,汤不得过三里穴,以故衣塞瓮口,勿令通气,微着糠火烧瓮,使汤常热,如瓮中大热,歇令片时。浸脚了,急将绵衣盖两脚令暖,勿令触冷见风,临卧浸之佳。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医心方》卷九引《耆婆方》: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豉1升。

功能主治内虚,上热下冷,气不下,头痛,胸烦。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升,令小沸,纳豉令3沸,顿服。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耆婆方》

《外台》卷六引则《小品方》: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豉1升,半夏1两(洗),生姜2两,人参1两,柴胡1两,甘草1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霍乱呕(口宛),气厥不得喘息。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两升半,温服7合。

注意羊肉、饧、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六引则《小品方

《外台》卷三十八引《小品方》: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香豉2升,萎蕤2两,甘草(炙)2两,麦门冬(去心)3两,小蘖3两。

功能主治服五石散及钟乳诸石丹药等,口中伤烂,舌强而燥,不得食味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6升,煮取2升,分3次温服,能顿服益佳,再合为度。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引《小品方

猜你喜欢

  • 冰蛤散

    药方名称冰蛤散处方龙骨1两,蛤粉1两,梅片5分。制法将龙骨、蛤粉先研为细面,然后再入海片研均。功能主治燥湿解毒。主湿热流窜,皮肤糜烂。及鼻生粟米疮,儿童鼻疮,黄水疮,秃疮,脚气。用法用量干敷或用香油调

  • 黄连育

    药方名称黄连育处方黄连3两,生胡粉3两,白蔹2两,大黄2两,黄柏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热疮。用法用量用猪脂调涂。摘录《鬼遗》卷五

  • 消遗汤

    药方名称消遗汤处方琥珀3克,辰砂0.3克,青龙齿15克,木通3-6克,大腹皮12克,桑白皮12克,赤芍9克,桃仁12克,党参15-30克,枸杞子15克,荆芥穗6克,柴胡6克,白芍15克,制香附6克。功

  • 小儿四症丸

    药方名称小儿四症丸处方广木香6克 苏叶45克陈皮厚朴(姜制)藿香白术(麸炒)茯苓(去皮)炒麦芽炒苍术各30克 花粉泽泻山揸猪苓制半夏各22.5克白芷桔梗滑石砂仁各15克神曲(麸炒)22.5克制法上药十

  • 丹砂玫瑰丸

    药方名称丹砂玫瑰丸处方丹砂2两(研),人参半两,硼砂(研)半两,半夏(为末,生姜汁作饼,晒干)半两,雄黄(研)半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甘草(生,锉)1两,乌梅肉1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白梅

  • 解毒四物汤

    《古今医鉴》卷八:解毒四物汤药方名称解毒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2.4克川芎1.5克白芍(炒)1.8克 生地黄3克黄连(炒)1.8克黄芩炒)2.4克黄柏(炒)2.1克栀子(炒黑)2.1克地榆2.4克槐花

  • 伐邪汤

    药方名称伐邪汤处方石膏3钱,人参3钱,半夏2钱,柴胡2钱,麦冬5钱,茯苓1两,甘草1钱,厚朴1钱,枳壳1钱。功能主治疟疾发热,头痛鼻干、渴欲饮水,日眴眴不得眠,甚则烦躁,畏火光,厌听人声喧哗。用法用量

  • 鳖甲干漆散

    药方名称鳖甲干漆散处方鳖甲、琥珀、大黄、干漆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妇人血瘕症癖。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少时恶血即下。若妇人小肠中血下尽,即休服也。摘录《产科发蒙》附录

  • 李仁丸

    药方名称李仁丸处方葶苈(隔纸炒)5钱,杏仁(去皮尖)5钱,防己5钱,郁李仁(炒)5钱,真苏子5钱,陈皮5钱,赤茯苓5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水气乘肺,动痰作喘,身体微肿。用法用量

  • 龙胆草汤

    《痘科类编》卷三:龙胆草汤药方名称龙胆草汤处方龙胆草5分,菊花3分,蒺藜3分,白芷3分,防风2分,蝉蜕1分,黄连2分,木贼(去节)1分。功能主治邪热之见于目者,痘后翳膜遮睛,泪出羞明。用法用量水半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