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败酱散

败酱散

《圣惠》卷七十九:败酱散

药方名称败酱散

处方败酱1两,桂心1两,芎?1两,当归1两(锉,微炒),延胡索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血气攻注,腰痛,痛引腹中,如锥刀所刺。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次入酒2合,更煎2-3沸,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八十:败酱散

药方名称败酱散

处方败酱3分,牡丹半两,桂心3分,刘寄奴3分,木香半两,芎?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恶血攻心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次入酒1小盏,更煎3-5沸,去滓,分2次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

《圣惠》卷八十:败酱散

药方名称败酱散

处方败酱3分,琥珀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3分,赤芍药3分,赤鲤鱼鳞2两(烧灰),乱发2两(烧灰),釜底墨2两,麝香2两(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尽,血气冲心,闷绝。

用法用量每服2钱,炒生姜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

普济方》卷三五一:败酱散

药方名称败酱散

处方败酱8分,当归8分,川芎6分,芍药6分,桂心6分。

功能主治产后虚冷,血气流入腰腿,痛不可转,或痛引腹中,如锥刀所刺。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升,煮取8合,空心分2次温服。

注意忌葱。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一

猜你喜欢

  • 金刚防疫丹

    药方名称金刚防疫丹处方麝香15g,犀牛黄15g,蟾酥6g,肉桂30g,金刚莲30g,薄荷冰、樟脑块180g,香白芷300g,北细辛150g,牙皂60g,广藿香60g,漂朱砂750g,甘草粉1200g。

  • 柴胡饮子

    《宣明论方》卷四:柴胡饮子药方名称柴胡饮子别名人参柴胡饮子(《医门法律》卷五)。处方柴胡人参黄芩甘草大黄当归芍药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伤寒发汗不解;或中外诸邪热,口干烦渴;或下后热未除,汗后

  • 败毒黄连丸

    《外科大成》卷三:败毒黄连丸药方名称败毒黄连丸处方黄连2两,连翘2两,羌活2两,菊花2两,防风1两5钱,细辛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二经风热所致之上下眼丹初起,眼

  • 血康口服液

    药方名称血康口服液来源为肿节风浸膏粉制成的口服液。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味苦、涩、微甜。炮制取肿节风浸膏粉,加水,加热煮沸溶解,浓缩,冷后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

  • 桂粟饮

    药方名称桂粟饮处方粟米1升(水沉净洗,炒极热),桂皮(去粗皮)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解烦热,止渴,止泻,实大肠,止霍乱。主用法用量每服1合,温蜜水调下。摘录《济众新编》卷七

  • 淋渫吴茱萸汤

    药方名称淋渫吴茱萸汤处方吴茱萸1两,川乌头1两(生用,不去皮),蛇床子1两,桂1两,荆芥穗半两,附子(生,不去皮)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风毒疮久不愈。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吴茱萸汤”

  • 冰香散

    《古今名方》引易玉泉家传方:冰香散药方名称冰香散处方苦瓜霜20g,硼砂20g,朱砂5g(水下),冰片5g,胆矾5g,雄黄精5g,人中黄5g,麝香3g,制僵蚕3g。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泄热消肿,祛腐

  • 安寐丹

    药方名称安寐丹处方人参3钱,丹参2钱,麦冬3钱,甘草1钱,茯神3钱,生枣仁5钱,熟枣仁5钱,菖蒲1钱,当归3钱,五味子1钱。功能主治心血少所致心经之病,怔忡、不寐。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 和中益胃汤

    药方名称和中益胃汤处方苏木0.3克藁本益智仁各0.6克 热地黄炙甘草各0.9克当归身1.2克柴胡升麻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功能主治治太阴、阳明腹痛,大便或泄或秘,或下鲜血,腹中微痛,胁下急

  • 柴胡煮散

    药方名称柴胡煮散别名柴胡人参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切,焙)1两,桔梗(锉,炒)1两,青橘皮(去白,炒)1两,芍药1两,芎藭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白术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