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豆散

赤豆散

普济方》卷四○六:赤豆散

药方名称赤豆散

处方赤豆(研)1分,伏龙肝(研)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天灶火丹,小儿丹发于两膀里尻间,正赤,流至阴处。

用法用量每用1分,以鸡子白调涂患处。

摘录普济方》卷四○六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赤豆散

药方名称赤豆散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痛风。四肢上或身上一处肿痛或移动他处,色红参差成块肿起,按之滚热便是。

用法用量葱汁调敷。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直指》卷二十四:赤豆散

药方名称赤豆散

处方赤小豆1分,吴茱萸1分,赤色白胶1分,厚黄柏1分,黄连1分,贝母1分,硫黄1分,糯米(焙)1分,虢丹(煅)半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无名疮。

用法用量麻油轻粉调末,槐枝煎汤先洗后抹。

摘录《直指》卷二十四

《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赤豆散

药方名称赤豆散

处方赤小豆49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未成即消,已成即破。主一切疮毒。

用法用量加野芒麻根和鸡蛋白调敷,日一换。

摘录《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

古今医鉴》卷九:赤豆散

药方名称赤豆散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喉痹,喉肿。

用法用量醋调敷肿处。恐毒气入喉,难治。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仙拈集》卷三:赤豆散

药方名称赤豆散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热毒腮颊肿痛。

用法用量鸡子白调涂之。

摘录《仙拈集》卷三

猜你喜欢

  • 三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三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9克(连梗叶)茯苓皮9克厚朴6克 广皮4.5克杏仁9克滑石15克功能主治治湿浊郁滞,气机不宜,脘闷,苔黄。用法用量水1升,煮取500毫升,分两次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金牙酒

    《医心方》卷八引唐临方:金牙酒药方名称金牙酒处方金牙(碎,绵裹)4两,细辛4两,草(炙)4两,干地黄4两,干姜4两,防风4两,附子(炮)4两,蛇床子4两,蒴藋4两,升麻4两,人参3两,独活1斤,牛膝5

  • 白果功肉粥

    药方名称白果功肉粥处方白果6克 莲肉15克 江米50克乌骨鸡1只去内脏制法先将白果、莲肉研末,纳入鸡膛内;再入米、水,慢火煮熟。功能主治补肝肾,止带浊。适用于下元虚惫、赤白带下。用法用量食肉饮粥,日服

  • 还真散

    药方名称还真散处方诃子5个(用面裹,火煨热,不要生,不要焦,得所去面不使,就热咬诃子破,去核不用,只使皮,焙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毒痢初得时,先发寒热,吃通神散寒热已退,赤痢已消者。用法用量每服

  • 黄连散

    《圣惠》卷九十三:黄连散药方名称黄连散处方黄连半两(去须,微炒),牡蛎半两(烧为粉),乌梅肉1分(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诃藜勒1分(煨,用皮)。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痢渴烦热,吃水不知足。

  • 八味平胃散

    《治疹全书》卷下:八味平胃散药方名称八味平胃散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神曲(炒)、川芎、麦芽、香附(酒炒)。功能主治疹后脾胃两伤,吐泻交作。用法用量煨姜为引。摘录《治疹全书》卷下《易简方》:八味平

  • 护耳解毒汤

    药方名称护耳解毒汤处方金银花2两,当归1两,麦冬1两,蒲公英3钱,甘草3钱,桔梗2钱,半夏2钱,川芎5钱。功能主治左右耳后阴阳疽痈。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轻,6剂全愈。未溃者,3剂全散;已溃者,10剂全

  • 温经活血汤

    药方名称温经活血汤处方泡附子15克,干姜6克,当归15克,赤芍30克,地龙12克,鸡血藤30克,牛膝15克,丹参30克,炙甘草6克,蜈蚣1条(研末冲服)。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主寒邪外邪,络脉不

  • 补益椒红丸

    药方名称补益椒红丸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取红)、巴戟天(去心)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劳下元不足,小便白浊。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摘

  • 荆防白菊散

    药方名称荆防白菊散处方荆芥1钱5分,防风1钱5分,白菊3钱,西羌1钱5分,姜虫1钱5分(炒),归尾3钱,赤芍1钱5分,谷精1钱5分,粉草5分,蛇退1条(焙枯,研)。功能主治散肿除痛。主眼目外伤。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