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葵散

防葵散

《云歧子保命集》卷下:防葵散

药方名称防葵散

处方防葵1两,木香5钱,柴胡半两,黄芩半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者。

用法用量每次5钱,水煎服。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圣惠》卷四十八:防葵散

药方名称防葵散

处方防葵1两,京三棱1两(炮裂),桂心1两,赤芍药1两,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当归1两,诃黎勒皮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伏梁,气在脐上心下,结固如梁之状,胸膈不利,食饮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一:防葵散

药方名称防葵散

处方防葵5两,人参5两,贯众5两,防风3两,桂心3两。

功能主治狂邪发无常。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亦可稍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一

《圣惠》卷四十八:防葵散

药方名称防葵散

处方防葵1两,诃黎勒皮3分,白术3分,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木香3分,槟榔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肥气在左胁下,结聚成块,心腹妨实,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四:防葵散

药方名称防葵散

处方防葵1两,人参1两(去芦头),贯众1两,远志1两(去心),茯神1两,犀角屑1两,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防风1两(去芦头),桂心1两,甘草3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脏风邪,恍惚失常,言语错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圣惠》卷七十一:防葵散

药方名称防葵散

处方防葵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桂心1两,鬼箭羽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当归1两,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症痞,心腹胀硬如石,经络不利,四肢瘦弱,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二十八:防葵散

药方名称防葵散

处方防葵3分,京三棱3分(锉碎,醋炒3遍),蓬莪术半两,诃黎勒半两(煨,用皮),槟榔半两,赤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桂心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豆蔻半两(去皮),木香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丁香1分,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尖,微炒),鳖甲3两(洗去尘土,用硇砂半两研碎,以醋2合浸硇砂去却石,涂醋炙鳖甲硇砂,醋尽为度)。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虚劳症瘕,或气攻脾胃,令人心下及胃管两傍坚硬,喘息急促,牵引两胁妨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调下。

注意忌苋莱、生冷、湿面。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四十八:防葵散

药方名称防葵散

处方防葵半两,桔梗3分(去芦头),川朴消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积聚气,心腹胀硬如石,肚上青脉起,食饮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当利下恶物为度,未利再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八十四:防葵散

药方名称防葵散

处方防葵半两,柴胡半两(去苗),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桑根白皮半两(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疟发后,肚胀,兼头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七十一:防葵散

药方名称防葵散

处方防葵1两,木香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白术1两,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牛膝1两(去苗),桂心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心腹积聚气,时有疼痛,经络不利,四肢渐瘦,食少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九十九:防葵散

药方名称防葵散

处方防葵6分,代赭6分,人参6分,铅丹6分,钩藤6分,茯神6分,雷丸6分,虎骨6分,远志6分,桂心6分,防风6分,白僵蚕6分,生猪齿6分,卷柏1分,莨菪子1分,光明砂1分,升麻1分,附子1分,牡丹1分,龙齿1分,牛黄2分,蚱蝉14枚,蛇蜕皮1具,白马眼睛1具,白蔹4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癫痫厥时发作。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2次,亦可为丸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九十九

《圣惠》卷二十二:防葵散

药方名称防葵散

处方防葵1两,代赭1两(细研),人参1两(去芦头),铅丹1两半,钩藤1两,茯神1两,雷丸1两,虎头骨1两半(涂酥炙令黄),远志1两(去心),白僵蚕1两(微炒),生猪齿1两,防风1两(去芦头),卷柏1两,川升麻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虎掌3分(汤洗7遍,生姜汁拌炒令黄),朱砂1两(细研),牡丹1两,牛黄半两(细研),龙齿2两,蚱蝉14枚(微炒),蛇蜕皮1条(烧为灰),白蔹1两,白马眼睛1对(炙令微黄)。

制法上为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风癫,精神错乱,发作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 哮积丹

    药方名称哮积丹处方鸡子功能主治治哮喘。用法用量略敲不损膜,浸尿缸内四五日夜,吃之有效。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化郁膏

    药方名称化郁膏处方归尾6钱,鳖甲8钱,巴豆4钱(研),黄连4钱,三棱4钱,莪术4钱,山甲1两2钱,指甲1钱(以上诸药用麻油1斤半,净丹半斤熬膏),硼砂4钱,硇砂4钱,阿魏6钱(炒,研),麝香1分,高丽

  • 碧玉膏

    《疡医大全》卷七:碧玉膏药方名称碧玉膏处方蓖麻仁(去皮、尖,捣烂)杏仁(去皮,捣烂)各49粒铜绿81克(用水200毫升,将铜绿研细,投入水中,搅匀)片松香2.5千克(研细,筛过听用)制法用真麻油360

  • 狐灰散

    药方名称狐灰散处方野狐肠连心肺(须腊月收于罐子内,以文武火烧取黑灰,不得令过火候,有毒烟出便塞却窍子,勿令透气,候冷取)。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妊娠下痢。极甚者,不过3-5服见效。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

  • 橘皮煮散

    《博济方》卷三:橘皮煮散药方名称橘皮煮散处方橘皮(去白)白术各60克诃子干姜(炮)官桂(去皮)枳壳(去瓤,麸炒)木香人参甘草(炙)各30克 草豆蔻7枚(去皮)厚朴45克(姜汁涂、炙黄)槟榔5枚半夏15

  • 白末子

    药方名称白末子处方白芷1两,南星(制)1两,白术1两,何首乌1两,桔梗1两,羌活1两,独活1两,白芍药1两,白杨皮1两,川芎1两,白茯苓1两,白蔹1两,当归1两,薏苡仁(炒)1两,骨碎补1两,牛膝1两

  • 蹈胸汤

    药方名称蹈胸汤处方枳实(去瓤,麸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桔梗(炒)半两,甘草(炙)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肝着。风寒客于肝经,膈脘痞塞,胁下拘痛,常欲蹈其胸上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

  • 橘红丸

    《中国药典》:橘红丸药方名称橘红丸处方化橘红75g陈皮50g半夏(制)37.5g茯苓50g甘草25g桔梗37.5g 苦杏仁50g紫苏子(炒)37.5g紫菀37.5g款冬花25g瓜蒌皮50g浙贝母50g

  • 补血化痢汤

    药方名称补血化痢汤处方全当归8钱,白芍8钱(酒炒),甘草8分,炮姜炭8分,百草霜3钱,枳壳2钱(炒),莱菔子3钱(炒,研),车前子3钱。功能主治产后痢疾。用法用量广木香1钱5分为引,水煎服。1剂痢轻,

  • 附子灸

    药方名称附子灸处方附子。功能主治痈疽久漏,疮口冷,脓水不绝,内无恶肉。用法用量削令如棋子,安肿上,以唾贴之,乃灸之,令附子欲焦。复唾湿之,乃重灸之,如是3度,令附子热气彻内即愈。各家论述《串雅外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