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粳米汤

附子粳米汤

《金匮》卷上: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附子1枚(炮),半夏半升,甘草1两,大枣10枚,粳米半升。

功能主治胜寒气,和内外。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心典》: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辅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厚,而使敛阴气矣。

2.《古方选注》:治以附子之温,半夏之辛,佐以粳米之甘,使以甘草大枣缓而行之,上可去寒止呕,下可温经定痛。

摘录《金匮》卷上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姜汁炮附子2钱(切作片)。

功能主治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复加以呕吐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宜加炒川椒、丁香各二十三粒。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湿病条辨》卷二: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人参3钱,附子2钱,炙甘草2钱,粳米1合,干姜2钱。

功能主治脾虚土败,自利不渴,甚则哕者。

用法用量以水5杯,煮取2杯,滓再煮1杯,分3次温服。

摘录《湿病条辨》卷二

《千金》卷二十:附子粳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粳米汤

处方附子1枚,粳米5合,半夏半升,干姜1两,甘草1两,大枣10枚。

功能主治喜怒忧思,扰乱脏气,胸腹胀满,肠鸣走气,呕吐不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药至米熟,去滓,分3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

猜你喜欢

  • 椒术养脾丸

    《明医指掌》卷五:椒术养脾丸药方名称椒术养脾丸处方麦芽(炒)120克 白茯苓120克人参(去芦)60克苍术(米泔水浸,晒干,炒燥)60克白术(土炒)60克干姜(炮)15克砂仁15克 川椒(去目)9克甘

  • 化瘀止痛酒

    药方名称化瘀止痛酒处方丹皮30g肉桂30g桃仁30g 生地黄汁250ml 白酒500ml炮制将桃仁丹皮、肉桂共捣为细末,与生地黄汁和酒一同煎煮数十沸;冷却后,过滤去渣,收贮备用。功能主治通经化瘀,止痛

  • 化凤膏

    药方名称化凤膏处方蓖麻子7枚,鸡子1枚。制法蓖麻子去壳捻烂,用薄纸卷于中,插入鸡子内,纸封固,水浸湿,火煨熟,去壳,去内纸条。功能主治咽喉、颈项结核成形及瘰疬。用法用量只食鸡子,以酒1杯送下,每早晨服

  • 广嗣既济丸

    药方名称广嗣既济丸处方人参8两,天门冬4两,麦门冬4两,柏子仁4两,酸枣仁4两,远志肉4两,菟丝子8两,白茯苓8两,甘枸杞8两,生地黄4两,熟地黄4两,牡丹皮4两,当归4两,五味子2两,沙苑蒺藜8两,

  • 川槿皮锭

    药方名称川槿皮锭处方乌梅肉半斤(用羊蹄根汁浸1夜,次日重汤炖1炷香,又放饭锅上蒸软透,取出,捣如泥),番打麻(研细)1两,海螵蛸(研细)5钱。制法上药捣匀,称过,每1两加白降丹8分,白砒7分,再捣匀;

  • 化痰延寿丸

    药方名称化痰延寿丸处方香附4两(炒),南星1两(炮),半夏4两(浆水浸),枳壳(麸炒,去瓤)2两,白矾半两,黑牵牛(头末)4两(微黄),商陆1两。制法上为细末,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喘中

  • 石淋通片

    药方名称石淋通片来源本品为广金钱草浸膏片。性状为棕褐色的浸膏片或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涩。炮制取广金钱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加5倍量85%乙醇,充

  • 白药

    药方名称白药处方黄柏1钱半,黄芩1钱半,当归1钱半,赤芍药1钱半,黄耆1钱半,牡丹皮1钱半,生地黄1钱半,木鳖子仁1钱半,黄连1钱半,地骨皮1钱半,桑白皮1钱半,甘草1钱半,白芷1钱,马蓼稍叶(生者)

  • 矾丹散

    药方名称矾丹散处方枯矾1钱,黄丹(炒)1钱,白梅(烧存性)1钱,人中白1钱5分,麝香少许(另研)。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和匀再研。功能主治口疮。用法用量干掺疮上。甚者,加硼砂5分,片脑1分。摘录《疡科选

  • 玉米粉粥

    药方名称玉米粉粥处方玉米粉粳米各适量制法将玉米粉加适量冷水调和,将粳米粥煮沸后入玉米粉同煮为粥。功能主治降脂,降压。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血液循环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高脂血症病人常服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