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诸蕃志

诸蕃志

南宋地理名著。赵汝适撰。作者曾领福建提举市舶司,对海外情况十分熟悉。录其采访所得,于宝庆元年(1225)成书。书作上下两卷。上卷为国志,收录交趾、占城、宾瞳龙、真腊、登流眉、蒲甘、三佛齐、单马令、凌牙斯、佛啰安、新拖、监篦、蓝无里、阇婆、苏吉丹、南毗、胡茶辣、麻啰华、注辇、大秦、天竺、大食、麻嘉、层拔、弼琶啰、勿拔、中理、瓮蛮、记施、白达、弼斯啰、吉慈尼、勿厮离、芦眉、木兰皮、勿斯里、遏根陀、海上杂国、渤泥国、麻逸国、三屿、流求、毗舍耶、新罗、矮国的地理方位,风土物产;下卷为物志,记述脑子、乳香、沉香、苏木、吉贝、宾榔、椰子、珊瑚树、琉璃、象牙、犀角、玳瑁、黄腊等等物品的产地和性状。物志后附海南条,对琼州郡县设置、山川物产和风土人情记述尤详。所记诸蕃物名,“疏释最详,与今世所见闻无小异”,故多为后人征引。

猜你喜欢

  • 沃沮故地

    汉魏时沃沮族所居之地。沃沮族分南沃沮与北沃沮两部分,南沃沮占有朝鲜半岛盖马大山以东,南至今元山以北,北至图们江附近的沿海地;北沃沮分布在图们江北,约有今吉林省和龙、延吉、汪清、珲春等县地。《新唐书·渤

  • 僧格都古楞特穆尔

    见“辛爱黄台吉”(1108页)。

  • 克烈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怯烈、怯列、客列亦惕、克哩叶特等。《辽史》称阻卜或北阻卜。《史集》载,古代其王有7子,皮肤黝黑,故称“克烈”。后诸子各成部落,自立姓氏。一说属突厥语族;另说属于蒙古语族,《辍耕

  • 饮膳正要

    书名。元回回人(一说为蒙古人)忽思慧撰。3卷。成书于天历三年(1330)。作者在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任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诸事宜。集诸家本草、名医方和宫廷日常所进奇珍异馔

  • 敌烈麻都

    契丹语官名。《辽史·国语解》称:“敌烈麻都,掌礼官。”契丹王朝置有敌烈麻都司,负责宫廷礼仪,属北面朝官。下设敌烈麻都、总知朝廷礼仪、总礼仪事等官职。凡宫廷举行大礼,如※祭山仪、※瑟瑟仪、拜陵仪、腊仪等

  • 金轮千辐

    书名。蒙文蒙古编年史。内蒙古札鲁特部高僧固什·答理麻撰。乾隆四年(1739)成书。6卷,97页。记述成吉思汗迄清朝的蒙古族历史。对元末至清初蒙古各部的名称、起源和变迁,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史料。其中

  • 克列兔台吉

    见“格哷图台吉”(1810页)。

  • 什钵苾

    即“突利可汗”(1759页)。

  • 卜寨

    ?—1593明代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又作布寨、布戒。女真族(一说女真化蒙古人)。纳喇氏(原土默特氏)。塔里木卫叶赫部始祖胜根打喇汉七世孙。都督佥事※祝孔革曾孙。清佳努子。明万历十二年(1584),清佳

  • 旧时云南德宏傣族土司在梁河阿昌等民族地区所设的一级行政单位。与※“㽘”相似。下辖5至8“挡”,每“挡”由一个较大的村寨或若干小村寨组成。由土司直接任命一名撮头,负责所辖各“挡”公共事务和